• 36阅读
  • 0回复

流动舞台下山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22
第7版()
专栏:群众文化

流动舞台下山乡
王力田
吉林省伊通县评剧团为了解决偏僻山区农民看戏难的问题,演员们参照外地经验,自己动手,制成了布围子和流动舞台。舞台由35块松木板拼成,底下有角钢支架。拼成后舞台面积48平方米。舞台外围是帆布围子,场内可容纳3,000名观众。整个舞台设备及演出用的服装道具等,一辆解放牌汽车可运走。每次搭流动舞台和立布围子时,全团演职员一齐动手,一般两个小时就可搭完。
有了流动舞台,县评剧团深入偏僻山区公社,可以到处搭台演出,灯光布景也比较齐全。每个演出点一般演出三至五天,每天两场,一天一换戏。这样做,既受山区农民欢迎,又增加了剧团收入。
县评剧团演员们不分台上台下,争当精神文明的宣传员。有时演出中间遇雨,被迫停演,住雨后,演员们再从头演出,宁可自己辛苦点,也不让群众看半截子戏。一次在马安公社演出,有几个远道来的抱小孩的妇女散场后因雨不能回家,演员们热情地给她们送去自己的被褥和米饭,亲如一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