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孩子们爱穿他设计的服装——记大连童装厂设计师李加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24
第2版()
专栏:

孩子们爱穿他设计的服装
——记大连童装厂设计师李加祥
本报记者 王启星
正在北京举行的五省市服装鞋帽展销会上,大连童装厂的产品淡雅清秀、新颖活泼、物美价廉,深得顾客好评。然而你可知道,这些童装,溶注了设计师李加祥同志多少心血啊!
工人出身的李加祥,是辽宁省劳动模范、大连市特等劳模。他从事童装设计二十多年来,刻苦钻研、大胆创新,设计了大量深受小朋友们欢迎的童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每年设计新式童装100多种,其中有不少被评为省、市优质产品或名牌产品,有的还被评为全国第一。
一年100多个新花样!老李是把全部身心都放到孩子们身上了。他常说:“给孩子们设计服装,首先要爱孩子,时时刻刻想着孩子。”星期天、节假日,李加祥总要去他所谓的“童装博览会”——喧闹的街头、繁华的商场、海滨浴场、儿童剧院,悄悄地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揣摩着孩子们的心理。孩子们爱去的动物园,老李也爱去。一次,顽皮的小象用鼻子卷起口琴吹奏,逗得孩子们笑作一团,拚命拍巴掌。李加祥心里忽地一亮,立刻把小象这一神态勾勒在草图上。后来,绣有小象吹口琴图案的童装不仅在大连畅销,在北京展销时也很受欢迎。去年底,他出国一个月,回国时箱子里装的是120张童装设计草图。
要把“祖国的花朵”打扮得更艳丽,光了解孩子还不够,还要吃透家长的心理。儿童服装,是父母的精神享受。现在独生子女多了,作父母的,尤其是妈妈们都在暗暗竞赛,看谁把孩子打扮得更漂亮。可是童装往往不等穿坏就显小了,让人觉得可惜,为此李加祥千方百计地在美观、经济、实用上下功夫。他设计的活袖口上衣,挽起的袖口和领子一样贴上灯芯绒边,新买时孩子穿上显得精神;穿小了再把袖口放开,重又合身好看。他为小姑娘设计的春秋套装,衣身、裤子用湖蓝色的纱卡布,领子、袖子却用白府绸,看上去好象是在衬衫外罩了个马甲。上衣左胸前,他放上了一只金黄色的小鸭子,还歪戴着一顶小红帽,脸上透着“春河水暖,唯我先知”的调皮相。这种被人们称作“两顶三”的套装,才卖四五元钱一套,难怪一上市就抢。为了给消费者减轻负担,在设计时,李加祥总要先看看厂里有什么边角余料,力求吃光用尽,这就使大连童装厂的产品,比其他省市的同类产品销售价格低。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面料花色品种较少,给童装设计带来一定困难。老李却能“粗粮细做”。童装厂曾进了一批黑白条线呢布,甭说孩子,就是大人做衣服穿也显得老气,一直积压在仓库里。李加祥反复琢磨,将这种布横裁做成童上衣,使胖娃娃穿起来显得丰满可爱。那年是“猴年”,他又在童装胸前设计了一个孙悟空脸谱的贴绣。“化腐朽为神奇”,投放市场后小朋友很喜爱。猴年已过,“猴头”神气不减,这次五省市展销会,北京人发现“孙悟空”没来,立刻催要。
孩子们的穿着漂亮起来了,但是将来的孩子们应该更美。双鬓染上微霜的李加祥,现在着意培养服装设计新人了。他把自己用20年心血积累起来的3,000多张童装图样资料,毫无保留地提供给新收的四个徒弟,并且订了包教包学合同。在他手把手的帮助下,最近他的徒弟们设计的儿童飞行服和夹克衫也广受欢迎。(附图片)
李加祥:请你看看这件童装,满意不?
孩子:妈妈,看我这衣服多帅! 本报记者 沈进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