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粮食武器”究竟握在谁手中——美国在美苏谷物贸易中的困难处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24
第7版()
专栏:新闻分析

“粮食武器”究竟握在谁手中
——美国在美苏谷物贸易中的困难处境
陆郝庆
5月17日,美国农业部长布洛克宣布,苏联已经接受了里根总统4月22日提出的关于美国希望与苏联就一项新的长期谷物协定进行谈判的建议。美国报纸认为,新的谈判将是一场激烈的讨价还价的交易。
美苏之间目前执行的还是1976—1980年为期五年的谷物协定。按照这个协定,苏联每年可向美国购买800万吨到2,500万吨粮食。苏联出兵阿富汗后,卡特政府于1980年1月宣布对苏联实行部分粮食禁运。里根上台后,宣布取消粮食禁运,并将已经到期的五年谷物协定于1981年和1982年两次延长。从1982年10月1日开始延长的协定到今年9月30日又将期满。里根4月22日的建议就是为了通过谈判同苏联达成一项新的长期谷物协定。
美国有的报纸认为,里根总统的这一做法改变了美国政府过去对苏联实行制裁的立场。其实,这一改变并不使人感到意外。在此之前,美国政府已再三宣布希望扩大对苏联的粮食出口,并向苏联保证,美国是一个“可靠的粮食供应国”。美国在其对苏粮食交易中,毫不掩饰其急切求售的心情。与此适成对照的是,苏联的态度却比较冷淡。据西方报刊报道,早在去年5月在巴黎举行的美苏谷物谈判中,苏联官员就表示不同意提高苏联购买美国粮食的最低限额。去年10月美苏代表在维也纳就谷物交易举行谈判期间,苏联代表一方面吊美国的胃口,表示美国愿向苏联出售2,300万吨粮食这个数字“很合适”;另一方面他又说,“象任何精明的商人那样,我要看准时机贱买贵卖。”
据报道,苏联已连续四年粮食歉收。为了提高在谷物交易中的地位,近两年来苏联一直没有公布粮食的实际产量。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为什么一再降低调子,希望苏联购买它手中的“粮食武器”呢?看来主要原因是:
首先,目前世界粮食市场上供过于求,粮价下跌,粮食出口国纷纷抛售粮食的竞争十分激烈。近年来西方主要粮食生产国连年丰收,库存积压不断增加。据美国农业部估计,1982—1983年度世界谷物产量将达到16.6亿吨的创纪录数字,到这一粮食销售年度结束时世界粮食库存可能达到2.5亿吨,为十多年来世界粮食最高的库存量。
其次,在1980年美国对苏联实行部分粮食禁运后,苏联已逐步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进口美国粮食的状况,转而争取实现粮食来源的多样化。据统计,1972年到1980年间,苏联进口的谷物70%左右来自美国,而现在进口的美国粮食已下降到只占20—30%。而在此期间,加拿大对苏联出口的粮食增加了一倍,澳大利亚增加了两倍,阿根廷增加了3倍。
第三,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本身农业过剩的危机日益严重,从而加剧了美国农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美国粮食生产已连续三年丰收,但由于西方世界全球性的经济不景气,农产品滞销,粮价下跌,加之美国的高利率、美元坚挺,大大削弱了美国粮食的竞争地位。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字,去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已从上一年度的438亿美元下降到405亿美元。农业净收入也从上一年的196亿美元减少到190亿美元,为193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还不够偿付农场主所欠贷款的利息(220亿美元)。预计今年农业净收入只能达到150亿美元。目前美国240万农户中竟有四分之一负债。为了减轻农户的压力,美国政府去年支付的农产品价格补贴达119亿美元,为五十年来的最高水平。更为严重的是,美国农产品过剩危机目前还在继续发展。据美国农业部今年初估计,到1982—1983粮食销售年度结束时,美国粮食库存将达1.5亿吨,占世界粮食库存的一半以上。
美国是一个传统的粮食出口国,粮食贸易对美国的国际贸易收支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82年美国外贸逆差达427亿美元。如果减少对苏联的粮食出口,不仅将使美国的贸易收支情况进一步恶化,还将影响美国粮食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同时,美国一些农业州在向苏联出口粮食问题上对里根政府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就是为什么里根总统急于要同苏联谈判签订一项新的长期谷物协定的原因。
目前,美国当权者一方面从与苏联争霸的全球战略出发,一再强调严格禁止向苏联出口先进技术和设备,并要求西欧盟国跟美国走;另一方面为了解决自己的农业危机,又再三希望苏联光顾美国这个粮食市场。这就使美国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之中。美国这一行动必然要大大加剧它与西欧盟国之间的矛盾。法国前农业部长埃迪特·克勒松夫人就曾不满地说,美国在这个问题上对西欧的态度是“你们要照我说的干!只许我这样做,但是不准你们这样干,这可能就是里根的格言”。看来,美国很难摆脱这种自相矛盾和困难的处境。无怪有人要问:今天,“粮食武器”究竟握在谁的手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