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揭开海洋生命的秘密——我国海洋生物学家吴宝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25
第3版()
专栏:科技人物

揭开海洋生命的秘密
——我国海洋生物学家吴宝铃
金涛
今年夏天,吴宝铃将赴澳大利亚的悉尼出席国际多毛类学术会议,并应澳大利亚博物馆之邀,研究该馆历年收藏的多毛类吻沙蚕科标本。美国华盛顿大学、日本九州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也邀请他去从事海洋生态研究。
吴宝铃是我国第一个研究海洋环节动物多毛类的专家,在海洋生态学等方面有引人注目的成就。他今年五十八岁,194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1957年赴列宁格勒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进修和工作,1961年底回国,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63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80年任研究员。从五十年代以来,这位精力充沛的海洋生物学家,为了揭开海洋生命的秘密,迎着狂风恶浪,不辞劳苦地跑遍了世界许多海域,从北极海、巴仑支海、新地岛附近的海域,到日本、加拿大、美国的太平洋沿岸和欧洲北海、黑海,从中国的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到海南岛,到处留下他的足迹。艰苦的实践,使他获得丰硕的成果。
海洋环节动物是生活在海底的蠕虫,通称海蚯蚓或沙蚕,全世界约有6,000多种。这种海洋动物不仅是鱼类的天然饵料,而且一些种类还是监测海洋污染的指标生物,多毛类虫管化石沉积可作寻找石油、天然气资源的依据。
吴宝铃对多毛类的研究富有独创性。二十多年来,他同他的学生对我国沿海近900种多毛类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了30多个新种以及几个新属和一个新科,并对外国学者在分类上的谬误作了订正。他第一次阐明了我国海域中小头虫的生态与海洋有机物污染的关系,为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他著的《中国近海沙蚕科研究》,是第一部我国蚕科分类研究的专著,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他还撰写了近百篇论文,有的被译成英文。目前,他带领他的学生,正在进行青岛小头虫生殖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并结合城市污水的排放,找出排污量与小头虫种群数量变动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揭开海洋生命的秘密。(附图片)
郭子芳 摄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