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惠民地区涌现五万多科技户 在发展生产、劳动致富中起着多方面的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26
第2版()
专栏:

惠民地区涌现五万多科技户
在发展生产、劳动致富中起着多方面的作用
本报讯 记者顾建鹏报道:山东惠民地区农村出现了一批科技户,调查材料表明,这批农业科技户虽然在总农户中所占的比重不很大,但在生产中却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惠民地区5万多科技户,主要构成是:良种繁育户,承担上级安排的科学实验户,粮棉高产户,农民技术带头户,科普会员户,社来社去学生户等。这些科技户有四个特点:一是技术效益好,二是单位产品成本低,三是增产幅度大,四是经济收入高。
农业科技户在农民发展生产、劳动致富中起着多方面的作用。阳信县温店公社范家东队社员范登州,花20多元,订了7种报刊,一边学习,一边实验,在责任田里进行了品种对比、高产栽培、植棉新技术等多项试验,并把13名热心科学技术的农民组织在一起办夜校,共同学习科学技术,很快掌握了植棉的先进技术,促进了棉花生产。高青县青城公社杂姓刘大队齐照明,引进良种蔬菜种子,采用太阳能储温炕育苗、暖水管保温、大壮苗移栽等科学栽培技术,种菜收入达到6,600元,占全家总收入9,000元的73%。阳信县商店公社王朝正大队王清香,全家7口人,承包了19亩责任田,主要靠采用作物良种,科学施肥,精耕细作,科学治虫等技术,使农业收入达到10,650元,加上副业收入,共计12,500余元,人均1,787元。
为充分发挥科技户的作用,惠民地区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积极帮助他们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去年以来,办技术培训班650多期,5万多科技户普遍轮训了一遍;办农民技术夜校110多处,也是以农业科技户为主要对象。经过认真的培训、指导,农业科技户的科技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在带动周围农民学习、推广科学技术中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