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未来的北京图书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26
第2版()
专栏:全国重点建设项目介绍

未来的北京图书馆
本报记者 颜世贵
再过三四年,人们将在北京紫竹院公园的北侧,看到一组蔚为壮观的孔雀兰建筑楼群,其间高低错落,构图别致。这就是列入国家70项重点建设项目的北京图书馆新馆。
随着科技文化的日益发展,原来的北京图书馆急需扩建。新馆从1975年开始设计,风格上,既注意适用、经济、美观,又体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典籍丰富的特点。新馆占地7公顷,主建面积14万平方米,藏书2,000万册。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目前,部分施工队已进入工地,9月将正式破土动工。
新馆建成,不仅将大大扩大它的自身服务范围,大大改善服务条件,而且对全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起很大的推动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藏书中心、书目报道中心、技术研究中心。
读者来到新馆,既有理想的阅读环境,又有方便的活动场所。活动场所由阅览室、出纳厅、目录厅、报告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和读者咨询接待室等组成。
新馆阅览室设置了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阅览室30多个,包括综合阅览室、分科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资料阅览室、报纸阅览室、特藏阅览室、少数民族语文图书阅览室、参考书刊阅览室、缩微资料阅览室等,以及几十个可容6至16人的小间研究阅览室。总计3,000个座位,每天可接待六七千人次。在各主要阅览室,还设置静电复制机供读者使用。
馆区的东北部是一组相对独立的展览厅和报告厅。报告厅设1,200个座位,可以举办各种辅导报告会,也可以配合报告内容,播放有关影片、幻灯、录音等各种视听资料。
为了便利读者查找书刊,新馆的目录厅将建立完备的目录体系和采用先进的检索手段,装设电子计算机终端,还将陈列国内外各种新书目录、联合目录、专题目录及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再版书目等,起到书目咨询中心的作用。
新馆拥有机械化传送、自动化检索和管理以及空调、消防等各项现代化设备,使书目文献资料的高密贮存、快速送到读者手里成为可能。
(附图片)
北京图书馆新馆工程设计方案模型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