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江水的源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26
第8版()
专栏:大地

江水的源头
张振国
我是喝长江水长大的,是听着滚滚东流的涛声长大的。然而我很少想到长江的源头。近读一则新闻,久久不能平静。
杨振宁教授是美籍物理学家,当他得知四十年代的导师、北京大学副校长王竹溪教授逝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向他的导师深表悼念。尽管杨教授的统计物理学在世界早已享有盛誉,但他还是真诚地说:“我一直感激他把我引上了统计物理研究的道路。”……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一种饮水思源的尊师美德。我常常想起一位老师家中悬挂着的一副对联。上联写着:“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下联写着:“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这副贺联是一位学生赠给他的老师的,也是赠给千千万万个为中华民族培育“三千桃李”、造就“十万栋梁”的教师们的。
是啊!“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师”。从师,是我们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尊师,是我们民族的公德。我随着起伏的思潮,忽又想起一位年近八旬的老知识分子,曾经接到他半个世纪之前的一位学生给他的一封充满着尊师情感的信。
老人名叫喻科盈。二十年代末,曾在家乡湖南浏阳县立初级中学教过书。五十多年来,这位老师的名字,一直记在他的一位学生胡耀邦心里。六十年代中期,他曾打听过喻老,但始终音信全无。十年动乱期间,这位从教育战线早已转入冶金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任理化室主任的老先生,曾被挂牌游斗,并作为重点对象,无故被审查。然而这件事,却使故乡人知道了他现在的家庭住址。粉碎“四人帮”之后,当胡耀邦同志再次打听时,这才确切得知喻老的下落和他为人正直的多半生。
1981年11月29日,胡耀邦同志亲笔写了一封信。信一开头就说:科盈老师:得悉玉体犹壮,健饭如常,儿女都已走上工作岗位,为国家、人民尽力,不胜欣慰。接着说:我没有忘记你,没有忘记小学和初中时期其他几位老师,因为这些老师那种正直、廉洁和诲人不倦的精神,曾经给了我以巨大的感染力量。信的后部,是一个学生对待老师的真诚相约:“很高兴能在北京见到你。不过此地气候现已严寒,于年事过高之人,诸多不适。希望你明年夏秋季节来……
接到这封信后,喻老一家有说不尽的喜悦。师生相会的日子就要到来。喻老师虽已退休数年,但身体确很健壮。他不打算送给学生什么厚礼,只是利用理化室用过的地层深处的岩芯,亲手为自己的学生精心磨制了四条镇纸石,并刻制了两枚印章。一枚刻上“建设四化”,一枚刻“振兴中华”。
喻老在1982年7月6日到达北京,7日下午见到了分别五十多年的学生。喻老在北京住了十日,临别前,学生和老师合影留念。学生依依不舍:“祝你健康长寿,下次再来!”老师恋恋难分:“谢谢!我争取八十岁再上一次长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