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伊斯梅利亚渔场的成功之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29
第6版()
专栏:埃及通讯

伊斯梅利亚渔场的成功之路
本报记者 俞成秀 林皎明
座落在尼罗河三角洲东部的伊斯梅利亚渔场,规模不算很大,年捕鱼量也不过几百吨,但在埃及颇有点名声。已故总统萨达特称赞他们创造了“奇迹”,来自国内外的参观者也赞扬他们的成就。因而,埃及电影制片厂、开罗电视台分别到渔场拍摄了科教片和专题节目。
这个渔场原是一片杂草丛生的盐碱沼泽地。1979年,伊斯梅利亚渔场公司决定在这里开办渔场,并且从中国广东省请来几名淡水养鱼专家。埃及工程技术人员和中国专家冒着酷暑拓荒创业,挖塘开渠,放养鱼苗,1980年就生产出第一批商品鱼。如今,原先的盐碱沼泽地已完全变了样:一排排鱼塘井然有序,排灌渠道四通八达;新开的路面,新建的房舍,新植的果树,使渔场显得生气勃勃。由于实行科学管理,伊斯梅利亚渔场的生产年年都有大幅度发展,鱼塘单位面积产量比同类淡水养渔场高出几倍。一位欧洲养鱼专家过去曾经断言,在埃及搞淡水养鱼,每费丹(相当于6.3市亩)鱼塘,年产量最高不会超过800公斤。然而,他的话不久就被证明是错了。伊斯梅利亚渔场的单位面积产量,如今不仅已达到一吨多,有的鱼塘甚至超过两吨。
去年,中国专家与埃及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决定用一种含蛋白质较多的混合饲料代替原来单一的植物性饲料。他们还根据头两年鱼苗的生产情况,适当增加了鱼苗的放养密度。另外,他们在研究1981年生产情况时发现,罗非鱼在各类鱼混合放养中产量最高,占总产量的40%。鲻梭鱼虽然只占25%,但由于售价高,所创价值却占40%以上。因此,他们决定,1982年适当增加罗非鱼和鲻梭鱼的放养比例,这样既照顾当地人民的口味爱好,又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这些措施在成鱼饲养中已显示出明显效果。
工人们怀着丰收的喜悦张网捕鱼,一网拉起,足有上千公斤鲜鱼。亮闪闪的鱼群,翻腾跳跃,激起无数水花。硕大的鳙鱼,每条都在4公斤左右。仅几个月时间,竟饲养出这么大的鱼,在场参观的人都为之惊叹。
伊斯梅利亚渔场放养的鱼苗过去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去年进口鱼苗遇到困难,没有足够的鱼苗,当年的生产将会受到严重损失。中国专家急渔场所急,立即着手研究如何改变这种依赖别人的状况,以使渔场能够自力更生地发展生产。他们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加紧试验用中国式人工孵化方法繁殖鱼苗。经过艰苦而认真的努力,各类雌雄亲鱼适时进入成熟期,不久就育出各类鱼苗750万尾。
中埃两国人员在共同的劳动中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友好关系。中国专家热心地帮助埃及同行掌握有关技术,从埃方人员身上,中国专家也感受到埃及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挚情谊。每逢中国春节,埃方人员都按照中国习惯去中国专家驻地祝贺节日,大家促膝谈心,叙家常,谈生产,无拘无束,亲如家人。伊斯梅利亚渔场公司副总经理纳毕尔在祝酒时说:“中国淡水养鱼,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有中国专家和我们一起工作,我们感到放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