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辛勤锻炼风霜姿”——记作家碧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6-05
第7版()
专栏:访问记

  “辛勤锻炼风霜姿”
  ——记作家碧野
  本报记者 王必胜
他,满头银发,一身简装,风尘仆仆,奔走在火热的建设工地。塞外风雪,江南梅雨,巴山云雾,都曾浸染过他的鬓发。茅盾写诗赞誉他:“碧野白头不认老,丹江工地舞钢镐”。他一直把水利工地当作自己的生活基地,象一个“老水利”走亲访友似的,北到黄河上游的刘家峡,南去新安江,全国较大型的水利工地都留有他的足迹。而湖北省丹江口水利工地是他的第二故乡。
碧野,今年六十七岁。从1935年开始写作以来,几十年的辛勤笔耕,共发表了10部长篇小说,8部中篇和一些短篇小说、散文等,约400万字。粉碎“四人帮”后,他发表了一部长篇、两部中篇和三本散文集。他的散文清雅、秀美,洋溢着生活的激情。当人们谈到他的创作成就时,他说这是生活的赐予。在火热的社会生活面前,他保持着一颗童心。
是的,他是一个生活的赤子,对生活充满着热情。他的第一篇作品《窑工》,就是从他父亲经历中取材的。后来他参加解放太原的战斗,又到了抗美援朝的前线。他成了专业作家后,仍不忘到生活的“宝山”寻宝。五十年代中期,他先后两次到新疆,深入天山牧区,领略边疆风情,写了长篇小说《阳光灿烂照天山》和一些优美的散文。1958年,他索性把家搬到新疆。六十年代他又来到湖北,一头扎向丹江水利工地,前后住了近十年。1972年,他从“牛棚”解放出来后,来到丹江,看望他的工人朋友们。人们自发地排队聚集在火车站欢迎他,熟悉他的老工人,拉着他的手,激动地说:“碧野,你没有忘记我们,我们也忘不了你啊。”他和工人同食同住,攀爬水库大坝,抡镐舞钎。青年人叫他“黄家老头”。共同的生活,使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老工人夫妇发生口角找他评理,青年人谈对象请他参谋。连他自己都忘记了的生日,也被工人师傅记起,他被邀到工人家里吃寿面。每当写作时,他就想到这些情景。他说,我要写他们,写养育我的党和人民。这些年来,随着年事日高,他体力不如以前,但每年都抽出一些时间到生活中去,哪怕是短期的“走马观花”。他说这是保持着对生活的新鲜感受,不这样,总感到心里欠缺着什么。
我去武汉访问他时,他从鄂西北山区归来不久。我问他此行的收获,他笑着告诉我,不仅写作有收获,这次到鄂西北的两个县,是全国最贫穷的县份之一,那里的农民为国家分忧,我们深受教育。他说:“生活中的新事物不断地涌现,那是关在房子里想象不出的。我看到竹溪凤尾公社一位社员在两分地上搞‘立体生产’,空中、地面、地下,上下三层种上山药、天麻、木耳、五月桃等。这种‘巧于思’,对我们搞创作很有启发。”他还说到,竹山县出一种南阳玉,埋在地下几米深,开采它不容易,开出来后,还要细加雕磨。写作也好似开采“南阳玉”,要到生活的“矿层”开掘,经过加工、雕琢。说到深入生活的重要性,碧野同志兴奋地说,没有对生活的热情是不能搞好创作的。他还说,文学创作要有韧性。深入生活要不怕艰苦,扎根扎得深,扎得牢,象松树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
碧野这次到鄂西北一带历时两个月,走村串户,跋山涉水,访问了四个地区十多个单位。他谈到,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大山上有一户割胶漆的农民,外省来的商贩想高价收买他的生漆,遭到拒绝,他把漆挑下山来交售给国家。碧野上山同他亲切交谈。
当谈到鄂西北山区的见闻时,碧野那双谦和的眼里露出了兴奋的神彩:“露水集”的农家风情,龙王垭的特产“秦冠”苹果,丰溪镇的小水电站,还有农民赵功华的“个人文化室”……他如数家珍。听着他侃侃的话语,我想起了刘勰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这句话。面前的这位老作家对生活是那样的神往、眷恋,他的一部散文集不就是以“情满青山”命题的吗?
握着他的手,我向他谢别,感到老作家的那双手结实有力,他说,他是码头搬运工出身。我看到挂在他书房里的茅盾赠送的诗幅,其中两句称赞他“誓拜工农为老师,辛勤锻炼风霜姿”。他那强健的身子,同他的创作一样,不也是生活的馈赠吗?(附图片)
  碧野和乡亲们在一起
谢力行摄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