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重游京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6-06
第8版()
专栏:

  重游京华
  韦妮
一年前来京,很偶然地看到一部短片——《我们的角落》,听说是几位电影学院高年级生的自编、自导、自演习作。
在惊叹他们能用电视录像机把片子拍得那么极具电影感,生活气息是那么浓烈,内涵如斯丰富之余,一直在为为什么肢体有缺陷的年轻人,就要被拒于大学之门外找寻答案。每当在居住地香港看到失明的年青人进入“港大”当研究生,也是失明的姑娘如何出外留学回港,为失明人服务的电视访问,就总会想起《我们的角落》那几位肢体残缺的青年,想起他们扒在铁丝网边羡慕球场上同辈人的眼神,想起他们默默坐在街道工厂里阳光照射不到的角落描花绘叶的专注神态,更忘不了他们对报考上大学的一位伙伴,那份盼望她考上的赤子之心,以及为她考上的欣慰之情……虽然时光逝去几百个白昼与黑夜,真的忘不了啊!
今年京华重游,读到了张海迪的介绍,姑娘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确是值得我们年青一辈看齐,可惜从她的奋斗过程中我还没找到两年前就存在心底的答案。
而在所有介绍文章中,最刺目的一个词汇,就是“残废”。肢体、五官的缺陷,且不管它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都非咎由自取,为什么我们还要用这个具有贬义的词汇去称呼他们?张海迪不就是个“残”而并不“废”的好例子吗?
在海外,一些政府辖下的、民间的文娱场所,如巴黎的庞比杜中心,香港的大会堂、香港艺术中心都有专为下肢瘫痪者轮椅使用的厕所、通道(电梯、梯阶建成小斜坡)方便他们享用普通人所能享有的文娱生活。
当然,我们的国家要办的事太多,一时还顾不上这些生活小节,但作为教育这一环,对伤残人士,是否都已给予必要的关注呢?我对国内的情况所知有限,但愿《我们的角落》中的那类青年们,都已跨入了大学之门,如果他们具有同等学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