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赵国有车工部 怎样组织经常性的生产竞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12-02
第2版()
专栏:

赵国有车工部
怎样组织经常性的生产竞赛
王曾
第一、怎样才能使竞赛成为经常性的
赵国有车工部从六月份以来,月月竞赛,每个月有每个月的中心内容,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口号来。过去订的条件,常常是“提前完成任务、保证质量、不迟到、不早退”等等;没有具体目标,到底怎么才算完成了任务和保证了质量,都很笼统。以后就在“完成任务”“保证质量”下面,加上数目字,规定出到那一天完成或超过多少任务,不出多少废品。
这样一来,大家有了具体的竞赛目标。每个月都在上月基础上提出本车间生产上最主要的问题,作为竞赛的中心内容。比如第二车工部过去废品多,四月份有一○五件,五月份还有二十六件,六月份减少到六件,七月份提出竞赛时,定的目标是全月不超过十件,全车间有五个小组,每个组的计划里,提出不超过两件;结果没出一件废品。八月份又提出废品不得超过两件,保持了没出一件废品。不出废品的成绩巩固以后,在九月份就提出了新的中心内容——降低成本。十月份发生了新的情况,就又提出了保证出勤率,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生产。这五、六个月来,车工部的竞赛成为经常性的,并且收到很大效果,主要原因就是有明确的目标。为了解决当前提高生产中的主要问题,竞赛不再是没有目标的乱干了。生产中不断有新的任务和新的问题,所以竞赛能够成为经常性的,一个月比一个月提高。
第二、怎样才能遵守和坚持制度
经过几个月功夫,第二车工部建立了四种表报(生产进度表、质量检查表、废品原因检查表、责任制检查表)、六种制度(交接班制、爱护机器制、工具保管制、遵守劳动纪律、产品质量检查制、责任检查制)。建立了这么多制度,怎么能叫职工遵守呢?要不注意这个问题,就会成了形式;看起来满墙花花绿绿的图表,实际上不起作用。有三个例子:
第一、规定了负责制。在生产责任检查表上每个工人名下,负责任的打一个“十”号,不负责打一个“一”号。乍一开始时,工人打不开情面,所以表上都是“十”号,从表上一看成绩都挺好。工会发觉了这个毛病,就想出干部带头的办法来,有一次组织委员有一件事没负责,好!就从他先开刀,画一个“一”号;开了个检讨会。还有一次,王曾同志自己夜班睡了十分钟,也画上“一”号,作了检讨。这么做了以后,还带不起来,有的工人就说:“委员不负责,他不画谁画,那是应该的。”党员团员画上了,别人也说是应该的,所以还得抓住积极分子才行。又有一次一个姓傅的工人丢了搬子,他不是干部,也不是党团员,工会就说服他,让他认识自己不对,给他名下画上了“一”号,又在黑板报上批评,他自己也作了检讨。从这以后,才算打开了情面,谁不负责都能自己画上,自己不报,别人也给他报告了。第二、在保护机器制上,规定了一条“工具不准往床子上放”,可是不往床子上放,也不能捧着啊?工会就想出办法,建议行政,发给每台床子一块小木板,把工具放在板上,这样就保证了这一条。第三、交接班制。第二车工部是两班,上午七点到下午五点,下午五点到晚间一点,第二班下班,第一班都在睡觉,两班见不着面,怎么实行交接班制呢?工会就利用废纸,订个交班册子,该交代的事,都写在本子上。从上面三件事,可见不光立出制度就算完事,工会还得看看执行当中遇到什么困难,帮助想办法,大家自然而然地就能遵守制度了。
第三、结合实际来宣传鼓动
宣传鼓动工作,一定要保持经常,不能开一个会,讲过一次就搁开它;那样,工人印象不深。开始时候,为了消灭废品,定下个制度——“会后十分钟”,不管开什么会,留出十分钟来讲质量问题。本来规定开一点钟的会,只开它五十分钟,剩下十分钟由工会讲废品问题,结合现场发生的废品,说明废了一件,不但影响全车间名誉,并且还得扣本人工资(计件制)。讲常了,每个人都能有个深刻印象,知道废了活,第一是耻辱,第二还扣工资,也就时刻注意了。
第二车工部的黑板报,在全厂评为第一。为什么呢?就是能结合实际。一共有三块,一块写的是工厂通讯,一块是政治时事,一块是技术学习。分别由文教委员和技术员负责。内容怎么来的呢?比如“技术学习”,工会听到有人说不会挂牙轮,赶紧就请技术员把算法写上。这样根据群众需要来做,就受大家欢迎。
除了黑板报,还有漫画、标语、废品榜等各种形式,谁出了废品,就找到他出废品的原因,给他画上。要是改了,就赶快再给他换上一个,鼓励表扬他。
第四、怎样发动了爱国主义生产竞赛
十月份里,因为一九五○年任务已经完成,新的任务没有下来,活不紧,所以一开始没有提出新的竞赛。到十月半前后,美帝国主义疯狂扩大侵略,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向咱们东北,又不断派飞机侵犯我东北领空,轰炸扫射。情况越来越严重,经过时事学习,全体职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情绪非常高。根据当时情况,第二车工部党、政、工、团决定发动竞赛。第一步先向厂内各车间挑战;第二步和制造科订联系合同,保证活不间断(因为一九五○年任务已完成,生产不正常);第三步订小组计划,保证全车间计划,说到做到。在这样基础上,提出向全东北工人挑战。
订竞赛计划是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办法。先经过车间党政工团和车间委员会研究,提出一个挑战的初步条件,由各小组讨论修改,全组签名盖章。
发动了竞赛,一定要有检查和评奖。建立了周评制,以小组为单位,一周评一次,定出数量、质量、保安、责任制、成本核算等七项,按照每一项的重要、次要定出分数来。过去一到检查评奖时,大伙乱吵吵,也没个标准,谁都说谁好,这回这么一来,可就好办啦。经过十月份的检查,十一月在检查办法上,又有了改进,检查组由车间委员会主席领导,聘请党政工团干部参加,由生产工资委员会直接负责。这样做,比以前单另组织检查委员会好,减少了一层组织,又省得检查委员会代替生产工资委员会。
赵国有车工部,在全国劳模代表会议上,得到毛主席亲笔写的奖状:“生产战线上的模范”,全体职工感到无上光荣。这回美帝国主义要来侵犯咱们祖国,破坏咱们的生产建设,职工们怒火万丈,要把自己一切贡献给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所以生产热情特别高。厂的领导上,也给了特别繁重的任务,大伙都没有叫任务吓回去。大伙说:“咱们为了抗美援朝,应该一分钟也不浪费,尽全部力量,能做多少做多少!”这都是沈阳解放两年来的实际生活教育了工人,提高了觉悟。
因为任务重,工人起初要加班加点,工会和行政不同意。因为现在抗美援朝,临时任务很多,老是加班加点,就会把人累坏。可是工人坚持要加班,并且提出加班不要钱,和工会争得非常激烈;最后,加了一天。第二天工会说服大家,号召大家不要硬拚体力,应该动脑筋,改造工具,提高技术。这样,在六天里,完成了需要三千五百工时的任务(如果按现场设备人力算,六天只有二千二百零四个工时),多干出一千二百九十六个工时的活来。
出勤率,九月份是百分之九十一,十月下旬竞赛以后,已上升到百分之九十五点六,十一月所有婚丧病假都算在内,保持了百分之九十八。
第五、成绩怎么得来的
第二车工部得到这些成绩,第一是因为学习了马恒昌小组经验。第二是赵国有起了带头、骨干、桥梁作用,他又不断地介绍苏联先进经验,工人很信任他。第三是加强了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工人、技术人员和职员,密切合作,克服困难,提出合理化建议,改造工具,提高技术。第四是党、政、工、团步调一致,党和行政支持工会。再就是工会本身克服了事务主义,深入领导生产;本月又建立了健全的会议制度,分工明确,有检查、有总结,并且关心职工疾苦,能密切联系群众,所以得到了群众的拥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