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引进技术 为我所用——访六届人大代表、大连市长魏富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6-10
第4版()
专栏:

  引进技术 为我所用
  ——访六届人大代表、大连市长魏富海
  本报记者 陈敏 欧庆林
我们的谈话,从刚刚在北京结束的全国五省市服装鞋帽展销会开始。在这次展销会上,大连童装厂的童装销售居于领先地位,件数和金额,都占展销会童装总销售的一半左右,记者请魏富海谈谈看法,他说:“大连市的服装行业,过去设备差,专用设备少,不配套,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能力差,一般只能生产低档产品。三年来,通过引进技术,进口1,800多台(套)服装设备,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迅速改变了服装生产面貌,提高了服装质量,增加了高档服装的生产和出口。全市服装行业的年产值1.6亿元,等于1978年的2.1倍;出口产值比1978年增加两倍,上交国家的利税是1978年的2.73倍。”
魏富海认为适当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十分必要。他说,赵紫阳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经济建设的任务,很鼓舞人心。完成这个任务,无论是新建的重点项目,还是对现有企业,特别是老企业的改造,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技术进步除了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攻关外,还要靠引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科学技术。大连市近几年的变化,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大连市从1979年以来,采取多种途径,引进设备5,000多台(套),使80多个企业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扩大了生产能力。重点扶持和改造了轻纺、电子行业,从内涵上扩大再生产,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年可增加产值1.87亿元,增加出口商品产值1.51亿元,增加利税6,300多万元,为国家增加外汇收入4,700多万美元。实践证明,引进技术,为我所用,加快老企业改造的步伐,是改变生产技术的落后状况,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大连市这几年引进技术,改造一批老企业,比靠自己从头搞起要快得多。当前,在技术引进上,还有一些思想认识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认为我们一切都不行,设备老,技术差,引进“白搭”;二是认为我们一切都行,设备、技术不比外国差,引不引进关系不大。
魏富海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去年他来中央党校学习,利用春节回大连休假,到一些单位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回校后,写了一篇《关于沿海城市技术引进的几个问题》的调查汇报。对引进技术他认为:“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建设,我们已具备相当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有吸收、消化先进技术的能力,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某些尖端科学技术方面有所突破。但我们也不是一切都行,与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就以大连造船厂为例,这个厂从1980年开始为外商造出口船,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造出了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型远洋货轮。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几十年建设所积累的相当雄厚的技术基础上,又较快地引进和消化了国外的先进技术,把产品水平提高了一大步。事实说明,我们已具备了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
时间已是晚上9点,魏富海还要准备明天在小组会上的发言。我们起身向他告别,他说:“听了赵紫阳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所确定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政策的认识。今后我们党一定会领导人民走上符合民意、符合国情、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建设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战略目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