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尼日利亚在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6-10
第7版()
专栏:在第三世界

  尼日利亚在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上
  钱榆圭
尼日利亚独立以来,民族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1982年国民生产总值已达298亿奈拉(约折合445亿美元),在黑非洲国家中名列前茅。尼日利亚经济发展能够取得较大的成就,与七十年代以来石油的高速发展密切相关。
尼日利亚原是一个农业国,曾有西非的“天府之国”称号。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可可、棕油、花生等经济作物的出口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名。石油生产发展后,尼日利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短短十余年间,石油已取代农业成为尼日利亚的经济支柱;原油出口也远远超过传统经济作物的出口,成为尼日利亚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
尼日利亚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已探明的石油蕴藏量约27亿吨。1958年开始商业性开采,1974年产量达到1.1亿吨,标志着尼日利亚进入了“石油繁荣”的新时期。之后,随着国际石油市场需求的变化,原油产量时有升降,但基本上保持在1亿吨左右。1979年时产量再次达到1.14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尼日利亚现在是非洲最大的产油国。前几年,石油收入都在一百亿奈拉以上。政府收入的70%和外汇收入的90%以上来自石油。尼日利亚被称为非洲的“石油巨人”。
尼日利亚政府依靠巨额石油收入制订了庞大的经济发展计划。正在执行的第四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1981—1985)总投资为820亿奈拉。石油生产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近些年来,尼日利亚建设了数百个大型企业和工程项目。如今,这个国家除了原先略有基础的轻工业和加工工业外,钢铁、石油冶炼、石油化工、汽车装配、建筑、电气产品等基础工业部门相继建立。 1980年制造业企业已有2,000余家。设在哈尔科特、瓦里和卡杜纳的三家炼油厂,设备均属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年炼油能力约1,300万吨。钢铁工业是尼日利亚重点投资项目,第四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又投资30亿奈拉,几乎占整个工业投资的一半。去年,阿拉贾钢厂和卡齐纳轧钢厂先后投产,使尼日利亚在工业化道路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号称非洲最大的阿乔库塔钢铁厂和另外两座轧钢厂正在加紧建设中。一俟全部投产,可年产钢材500万吨。汽车装配工业也发展很快,1981年7家工厂共装配了各类车辆12万辆。
为了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尼日利亚还注意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修建和扩建了港口、机场、高速公路等等。1979年启用的首都拉各斯附近的穆塔拉·穆罕默德国际机场设有现代化导航设备,停机坪可同时停靠大型客机14架。
由于尼日利亚生产的原油绝大部分出口,石油收入已成为尼日利亚最重要的财源。因此,国际石油市场供求变化与尼日利亚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1974年以来,尼日利亚的石油生产经历过三次重大挫折。1981年初开始的第三次石油危机尤为严重。西方国家又乘机迫尼降低油价。尼日利亚的石油产量去年降至0.64亿吨,收入大大减少,导致国家财政状况恶化。
对于尼日利亚经济过分依赖石油而造成的经济脆弱性,沙加里政府早有警觉,多次提出必须摆脱单纯依靠石油的困境,实行经济多样化,特别提出要发展农业生产。
由于尼日利亚在发展石油业和其他工业的同时,农业曾被忽视,致使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下降,现在只占22%。传统经济作物产量不断减少;粮食产量增加有限,远远落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粮食不能自给,1980年食品进口费用超过15亿奈拉。1979年沙加里总统的文官政府执政之后,号召开展“绿色革命”,提出要在五年内达到粮食自给,七年内恢复传统经济作物出口的优势。为此,政府增加了农业投资,1983年计划分配给农业的投资占预算支出的16.5%(1980年占11%);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如可可收购价格比1977年几乎增加一倍,在西非各国中是最高的。还向农户提供优惠贷款、对农业企业免征所得税等等。
尼日利亚在发展民族经济方面已取得不少成就,虽然也遇到过一些困难,但尼日利亚政府和人民通过总结经验,将会更合理地利用石油优势,在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