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朋友的怀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6-12
第6版()
专栏:日本通讯

朋友的怀念
本报记者 孙东民
“凡是接触过廖承志先生的人,都会对他的去世不胜悲伤。他的逝世,是发展日中友好事业的巨大损失,他留下的业绩,将永远留在日中友好的史册。”——长期从事日中友好运动的朋友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向记者述说着自己的感想。
在位于东京神田锦町的日中友好协会本部,事务局的朋友都在紧张默默地工作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悲痛的表情。按照惯例,星期六只有一半人上班。但昨天(6月10日)晚上从广播中得知廖承志副委员长去世的消息后,大家不约而同地来到了事务局,向全国的各个支部发出通知,布置追悼廖承志副委员长的活动。
71岁的岛田政雄先生,长期担任日中友好协会的机关报《日本与中国》的编辑工作。岛田先生表示,下一期的《日本与中国》将刊登悼念廖承志副委员长的特集。这位从33年前日中友协成立起就献身于日中友好运动的朋友说,
“每次见到廖先生,他都是岛田君、岛田君地叫我,非常亲切。本来早就想请廖会长再来日本看看,去年因为他身体欠佳未能来成,想今年一定……没想到这一愿望变为再不能实现的憾事……。”说着说着,岛田的眼睛里闪现出了泪花。
担任日中友协顾问的西园寺公一先生,曾在中日恢复交邦之前在中国生活13年,他在电话中对记者说:“我同廖会长有30多年的交往。从1958年我们家迁到中国住时,就一直受到他的亲切接待。为了把日中关系推向前进,有什么事情,他不管是清晨还是深夜,总是不拘礼节地接见我。廖先生与周总理、陈毅副总理、郭沫若先生一样,一贯为世界和平和中日友好而尽力,给后人留下了伟大的足迹。廖先生精神乐观,富于幽默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总是脸上露出笑容。他最近还开玩笑地说:‘我不久就去见马克思和周总理’,并说:‘年轻人今后必须努力,我们都要为中日友好培养接班人’。我们现在活着的人,应该继续维护周恩来总理、廖先生铺设的路线走下去,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为日中友好和世界和平而努力。”
正与友协事务局的朋友们谈话时,八十一岁的副会长赤津益造先生走了进来。老人一边走一边摇头说,“真是令人痛心的事!”早在1953年,赤津先生就与廖副委员长相识。那时他正为把在日军侵华时被强制送到日本的劳工遣返回国和在日本殉难的中国人的遗骨送还中国事奔走。在赤津等日本朋友的努力下,被掠往日本的上万名中国劳工回到了自己的祖国,3,000多遗骨送往中国。老人回忆说:“我每次去送遗骨,廖先生都亲自去天津港迎接,他待人亲切,他的心与日本人民的心是相通的。”
日中友协前理事长宫崎世民先生与廖副委员长是“世交”,他的亲属宫崎滔天为中国革命而奔走,与孙中山先生、廖仲恺先生结下深厚友谊。宫崎先生对记者说:“听到廖先生去世的消息,直到现在我都不相信是真的,昨晚我辗转反侧,一夜未眠。他是一位心胸宽广的人,又是一位坚强的革命家。”
日中友协会长宇都宫德马先生因有急事不在东京。他通过《日本与中国》报的记者发表谈话说:“日中之间的民间外交,在中国是以廖先生为中心推进的,正是廖先生在日中之间发挥了巨大作用,他对日中友好和世界和平的贡献,简直难以估计。廖先生虽然离开我们。我们活着的人必须维护日中友好的路线,并把这一事业更广泛地发展下去。”
这几位老朋友都已年过七旬,都是与廖副委员长熟悉的朋友。廖承志副委员长的去世,在他们心中留下了巨大的创伤,但从他们的话语和表情中,我更感受到他们致力于日中友好的决心和两国人民友好事业的光明前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