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麦子灌浆逢春雨——记中国评剧院二团赴韩城为农民演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6-12
第7版()
专栏:艺坛新风

麦子灌浆逢春雨
——记中国评剧院二团赴韩城为农民演出
本报记者 易凯
河北省丰润县韩城公社,是一个只有万把人的小社,最近几天却“名声大震”。原来中国评剧院二团应公社之邀,在马泰同志率领下,来到这里为农民演出。这件事,对于酷爱评剧的当地乡亲们来说,自然是:麦子灌浆逢春雨——美透了。
这几年,韩城公社一靠政策,二靠科学,农民有了吃,有了穿,仅信用社里个人存款额,就从一九七八年的十七万多元猛增到今年头五个月的二百三十七万多元。公社的腰杆也粗了,自己动手盖起了有一千多个座位的“韩城影剧院”。乡亲们眼巴巴地盼着能在家门口看到第一流水平的评剧演出。现在请来了北京的名剧团,小小的韩城能不象过年似的热闹?你看:
五月十九日开始演出,五月五日十三场票就全部售光。影剧院不得不到处搬椅子加座。
挂有“韩城影剧院”牌子的小车走到路上居然有人拦住托他们代购戏票。
有的大队买来团体票,把它作为一种奖励,优先照顾那些实行计划生育、勤劳致富的先进户。
公社干部春风满面,走到哪里都有人指着说:“瞧他们,多大面子,唐山市里没请动的剧团,他们请动了。”
公社书记却叫“苦”连天,大伙朝他“要”票,他躲都无处躲。……
望着这些情景,中国评剧院二团的全体同志十分感动,他们说:“我们刚刚下来,乡亲们就给了这么大鼓励,我们一定要卖足力气为乡亲们演出。”马泰同志也激动地表示:“过去我们下乡演出太少了,对广大农村观众欠了帐,这笔帐要早早还上。评剧要走出大城市,为农民服务,这是我们团今后的方向。”
首场演出的大幕拉开了,一出《朱痕记》,生、旦、净、丑角色俱全。二团的同志们认认真真地为农民演出:龙套演员一丝不苟,不放松每一个细小的动作;刘萍精神抖擞,唱做俱佳,一曲“反调”,博得满堂彩;马泰不负众望,精益求精,一场戏下来,浑身就象水浇一般。整个演出的质量超过了城里演出时的水平。三十几年没有看到过省级以上剧团演出的韩城农民,看到了这样精彩的演出,人人赞不绝口。有的说:“真过瘾,全团没有一个吃干饭疙瘩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急着找人给马泰捎话:“告诉他,要留着点嗓子,后面还有几场戏,咱还要接着听。”
是呵,麦子灌浆需春雨,实行责任制后的农民,多么渴望看到高质量的演出啊!愿更多的名剧团、名演员把农民作为自己的第一服务对象。愿灌浆的春雨,普洒大地,绵绵不绝。(附图片)
马泰给公社的老人演唱
王祖强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