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精勤书艺——记老书法家杨萱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6-12
第7版()
专栏:访问记

精勤书艺
——记老书法家杨萱庭
本报记者 鲁南
欣赏老书法家杨萱庭先生的书法艺术,可以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奋进的力量。
自古齐鲁多名流。杨先生出生于山东文化古城——聊城,自幼受到古书法艺术的熏陶,萌动了钻研书法的旨趣。几十个寒来暑往,精勤书艺,临摹名家法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杨先生的方丈大字有独到之处。“虎”牌,高过丈二,阔足八尺,如岱岳耸峙,龙盘虎踞。它的书写就是一奇:纸铺在地,人立一侧,手握如椽巨笔,待神完气足,展臂横向挥泻,最后翻身挥毫,落成最后一点,似高山坠石,力鼎千钧,一个引颈长啸的“虎”字跃然纸上。前人有“墨分五色”之说,杨先生书写“云海”则是他追求墨的色彩的创新。书写“云海”,水墨同毫,一举直泻,浓淡相间,意趣盎然,呈现出新的意境。
杨先生精通武术,尤以剑术见长。诸凡剑术中的云、撩、劈、刺、闪让腾跃,他经过再创造,注入书法艺术。比如,双剑上下翻飞,剑锋右撩左刺,咄咄逼人的气度,形成了他书法中的气质豪放、刚柔相济的风格。杨先生臂力过人,运笔灵活自如,无不受益于剑术。
杨萱庭讲究观察,揣摩事物的形象、气质、特性,表现事物的个性。几十年来,他一直没有间断观察松树、翠竹、梅花,欣赏表现它们的艺术作品。他书写的松竹梅三个字,松树挺拔傲雪的气质,翠竹高清潇洒的节操,梅花俏丽报春的风度,跃然字间。
杨先生治学严谨。鉴真大师像回国探亲前,他用三个月的业余时间,写了一万余字的“大般若波罗多经”小隶书,赠给日本唐招提寺的森本孝顺长老。
杨先生的书法作品中,不仅字形巨细并举,而且诸体咸备,由行楷而草隶,再小篆,上溯钟鼎甲骨,旁及其他。他写的四幅挂屏《全文瓦当集锦》,图文参半,错落有致,富于装饰美。他写篆隶,讲究“迟送涩进”的笔法。所谓“涩笔”,即“笔欲行,似有物拒之,竭力而与之争”。这是腕底相反力矛盾的统一。如此书写的字,力透纸背。
杨萱庭先生虽年过花甲,但体质健壮,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期望他能为祖国的书法艺术增添光辉。(附图片)
云海(书法) 杨萱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