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建设“水上牧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6-13
第3版()
专栏:短评

建设“水上牧场”
多年来,由于拦河筑坝不修鱼道,乱捞滥捕失于控制,工业废物污染水质,使得一些江河湖泊的水产资源遭到破坏,捕捞量下降,渔民收入减少,群众吃鱼困难。如何采取措施,恢复水产资源,是当前发展淡水渔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江河湖泊象陆地一样,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长时间只捞不养,必然导致水产资源衰竭。怎样使已遭破坏的水产资源逐步恢复?象新会县那样对江河湖泊实行人工增殖,建设“水上牧场”,是一个有效措施。有人以为人工放流鱼类种苗是向水里白扔钱。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广东新会县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人工增殖水产资源,鱼苗放流是基础,加强管理是关键。只放苗,不管理,不仅收效不大,而且会造成新的浪费。要组织有关部门共同组成人工增殖领导小组,制定和发布资源保护法规,建立健全渔政管理机构,配备渔政人员和船只,清理登记现有渔船网具,废止危害资源的渔具渔法,查处破坏渔业生产的行为,发动江河湖泊沿岸的农(渔)民制定保护水产资源、维护渔业生产秩序的乡规民约等等。总之,一定要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管理跟上,水产资源的人工增殖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