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拓宽通向黄海的大门——连云港港口建设工程介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6-13
第3版()
专栏:全国重点建设项目介绍

拓宽通向黄海的大门
——连云港港口建设工程介绍
本报记者 朱维群
在连云港老港以西近3公里的庙岭山下,钻声突突,机车轰鸣;海面上挖泥船、勘探船星罗棋布。这就是列入全国70项重点工程的连云港建设工程——庙岭新港工地。自去年6月开工以来,已经劈山填海170万吨石料,在1公里长的海岸线上逼大海后退了500米。
连云港位于黄海海州湾,具备良好的建港条件,该港是横贯我国中部的陇海铁路的终点,有良好的经济开发前景。据建港指挥部等有关方面对连云港经济腹地的4次联合调查,预测1985至1990年间,以煤、盐、矿石、建材和百货为主的出口物资,以及以粮食、木材、化肥、机械为主的进口物资,每年将有2,000多万吨需由连云港吞吐。
连云港建港已有半个世纪。经建国30多年来不断扩建,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内外贸易港口,但因泊位少,装卸能力不足仍不敷需要。
为了拓宽中原和西北通向黄海的这扇大门,促进我国内外贸易事业,有关部门对连云港规划了到本世纪末的三大建设阶段。第一阶段到1985年底,基本完成庙岭新港第一期工程,包括2个煤炭泊位、2个杂货泊位,增加年吞吐能力1,070万吨。到1990年之前,完成新港区第二期工程的5个木材、粮食和集装箱专业泊位,同时完成第三突堤全部工程,再建2个杂货泊位,增加吞吐能力470万吨。到本世纪末,全港吞吐能力,将比现在翻两番。
为了使工程具有坚实可靠的基础,尽量减少开工后因预测不周造成的损失,来自各方的专家学者在施工前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现在第二期工程正在紧张筹备中,预计明年开工。同时,港口铁路编组站和线路改造的设计、大型设备的加工定货也在加紧进行,部分设备明年即可安装。(附图片)
连云港建港工程示意图
连云港建港指挥部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