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台儿庄会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6-13
第5版()
专栏:学点民国史

台儿庄会战
台儿庄是山东省峄县的一个小镇(今属枣庄市),位于津浦线台枣(庄)支线及台潍(坊)公路的交会点,扼运河的咽喉,是徐州的门户,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地位。1938年3—4月,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在这里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会战,击败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辉煌胜利。因为这次会战的地点在台儿庄,故称为台儿庄会战。
台儿庄会战是在抗战初期日军大举进攻和我国人民抗日怒潮的推动下发生的。当时,日军攻陷了南京,急欲打通津浦线,夺取徐州,然后循陇海线西进,取道郑州南下,占领我国抗战的中心城市——武汉。为了阻止日军的进攻,我国军事当局调集了七八万军队,于1937年10月12日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节徐州,指挥津浦线的防御战。
日军打通津浦线的作战计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南路主攻,北路助攻。南路日军四个师团,由畑俊六大将指挥,作战时间从1938年1月26日至2月21日,差不多一个月。第五战区李品仙、廖磊两个集团军及于学忠第五十一军,与日军激战多次,敌我双方形成隔河对峙的局面。北路助攻的日军,也无法取得进展。第二阶段为北攻南守。北路作战的日军,是矶谷廉介第十师团和板垣征四郎第五师团,由左右及津浦正面三路前进。津浦左翼,日军第十师团濑武旅团于2月25日,以其主力渡过黄河,向嘉祥等地进攻。第三集团军孙桐萱、曹福林两个军与日军苦战多日,嘉祥失而复得,鲁西第五战区左翼转危为安。津浦右翼,日军第五师团由青岛登陆后,经潍坊转南猛攻临沂,张自忠亲率第五十九军与庞炳勋第四十军协同作战,血战五昼夜,毙伤日军4,000人。临沂之战告捷,粉碎了日军第十、第五师团会师台儿庄的计划。
日军在津浦线北路左右两翼受到重大打击,于是第十师团便由津浦正面孤军深入。从3月14日起,濑谷旅团自两下店(邹县南)猛攻滕县,同开赴前线抗日的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第一二二师血战三昼夜,17日攻陷滕县,师长王铭章殉国。20日,濑谷旅团占领峄县,沿台枣支线向台儿庄突进,企图一举而下徐州,夺取打通津浦线的首功。
第五战区侦知日军的战略意图,制订了台儿庄作战计划:一、命孙连仲第二集团军的三个师沿运河布防,并固守台儿庄;二、命汤恩伯第二十军团三个军让开津浦正面,诱敌深入,待日军主力进到台儿庄时,即潜进南下拊敌之背,协同孙集团军将日军包围并歼灭之。
3月23日,担任台儿庄守备的池峰城第三十一师,派出骑兵连北上诱敌,同日军在康庄发生遭遇战,台儿庄会战开始。第二天,日军2,000人,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猛攻台儿庄,摧毁了北部城墙,从突破口冲入日军200人,被我守军一八六团全部歼灭。25日,日军向南洛进攻,一八五团主动出击。行至刘家湖,发现日军大炮10余门向台儿庄猛烈开炮,三营营长高鸿立率领全营士兵,赤臂挥刀,誓夺敌炮,正激战中,忽有坦克20余辆,步兵千余人,向高营猛扑过来,一八五团团长王郁彬闻报,急率一、二两营增援,血战两小时,王郁彬、高鸿立受伤,两名营长战死,全团官兵伤亡惨重。27日,日军攻破台儿庄北门,冲入庄内,敌我双方展开了犬牙交错的拉锯战。28日夜晚,日军濑谷旅团第六十三联队猛攻台儿庄西北角,妄图夺取西门,截断我三十一师师部同庄内联络的唯一通道,情况紧急。三十一师派出57名敢死队,身穿日军服装,跑步进入阵地,同日军展开肉搏战,打退了日军的进攻。4月1日,日军自台儿庄西北角撤退,集中攻击台儿庄东面,另一部日军又大举进攻北站,我军三十一师一八一团、三十师吴明林团前往增防,击退日军的进攻,北站化险为夷。3日,日军攻占了台儿庄的东南门,侵入庄内百米,同时掷催泪瓦斯弹,我守军死伤十之七八,全庄三分之二陷入敌手,台儿庄几不能保。但守军仍据守庄之西部拚死抵抗,期待友军增援,以解台儿庄之危。
在台儿庄中央防线北面作战的汤恩伯军团,曾在峄县、枣庄一带作战,不久就转移到了山里,同日军脱离了接触。李宗仁曾三令五申,调其出山,协同孙连仲部夹击敌军,但汤恩伯仍逡巡不进,直到李宗仁发出严重警告,汤军团才全师南下。3月31日,汤部关麟征第五十二军,在向城、爱曲一带,受到来自临沂的第五师团坂本旅团的攻击,汤派王仲廉第八十五军与周嵒第七十五军增援,于4月6日在底阁、杨楼大败坂本。这一胜利,解除了台儿庄东北方面的威胁。同一天,汤军与孙集团军会师,我军士气大振,对台儿庄形成内外夹攻之势,日军阵线开始动摇,准备北撤。
4月6日,濑谷旅团长下令日军自台儿庄内外撤退。晚8时,我军发起全线反攻。汤军团执行庄外包围,孙集团军负责正面清扫。9时半,庄北园上的日军火药库被我军炮火摧毁,深夜庄内残敌全部肃清。次日凌晨,庄内守军冲出台儿庄,向北追击,歼灭了刘家湖、三里庄的日军。濑谷旅团残部向峄县、枣庄撤走。台儿庄会战胜利了,消灭日军万人左右。捷报传开,武汉市10万人举行示威游行,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庆祝台儿庄大捷。
台儿庄大捷,是继平型关作战以后我国军队取得又一次伟大胜利。这一胜利,提高了前线士气,振奋了民族抗战精神,毛泽东对于这次会战的意义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指出:“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象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
台儿庄的胜利不是偶然的。“七七事变”后,全国人心愤激,加之日军进攻上海危及了英美在华的利益,蒋介石被迫实行抗战。正如毛泽东所说:“国民党在一九三七年和一九三八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对于人民抗日运动虽有许多限制,但也允许有较多的自由。”在这种政治局面下,全国军民敌忾同仇,誓死抗击日本侵略军,这是取得台儿庄会战胜利的根本保证。同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指挥果断和全体将士的英勇作战,华北敌后游击战争和鲁南人民的抗日斗争对台儿庄战场的有力配合,日军在战略上犯了分兵冒进的错误,等等,也都是取得这次胜利的重要因素。这就再次证明,只要全国军民团结一致,坚持抗战,不怕牺牲,貌似强大的日本侵略者是完全可以打败的。 (韩信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