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祖国有我用武之地”——访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归侨杜子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6-14
第4版()
专栏:

“祖国有我用武之地”
——访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归侨杜子威
本报记者 颜世贵 朱维群
六届人大的一次分组审议会上,记者在江苏代表团,旁听了归侨代表杜子威的发言;会议间隙,又访问了他,深为他的报国之心所感动。
“我刚从东京探亲回来”,他说,“一些在日侨胞听说我能再次出席如此庄严的大会,可开心了,纷纷向我祝贺。我想,这全是祖国对我们归侨人员的重视呀!”
52岁的杜子威教授,现任苏州医学院副院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他告诉记者,为了不负重托,来开会前,他特地走访侨联,找人座谈。他要把归侨的心声带到会上,要为祖国的四化建设献计献策。他深情地对记者说:“祖国,太有用武之地了。”
1972年,当杜子威博士毅然回来报效祖国的时候,就持有这样的信念。那时,他是日本东京庆应大学外科讲师,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好。
朋友们劝他:“这里条件好,留下吧!”
“不,我出来前就打算回去的。”他摇摇头。
杜子威谢绝了朋友们的挽留,告别了年迈的父亲,带着妻儿,回到了阔别20年的祖国。
尽管那时祖国还处于混乱之中,知识分子想干一点事不那么容易,但杜子威一腔热情始终没有冷却。他一心想把自己学得的知识和技术,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在一片“砸烂研究室”的喧嚣声中,他向院党委提出组建脑神经病研究室的建议。他认为,没有雄厚的科研基础,就不能创造性地提高手术水平,也不能开辟与脑神经疾病作斗争的新途径。院党委支持了他的想法,给他两个助手。有人对他说:“一个是1957年的‘右派’,另一个是‘走资派兼历史反革命’的妻子,这两人业务倒不错,有事业心,你能要吗?”杜子威笑道:“加上我这个‘海外关系’不正好凑齐了?要!”他找了一间房子,用拼起来的桌子安置他从国外带回的仪器,稍一就绪,便开始工作起来了。
人脑恶性胶质瘤这一“不治之症”,发病率约占各类脑肿瘤总数的一半,把它的细胞在人体外加以培养并使之纯种繁殖,将为选择抗癌药物、开展临床治疗和各种基础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条件。国外虽有成功的先例,但人种不一样,种族之间有差异,外国的不能代替中国的。杜子威决心填补这个国内空白。然而,要获得这个成果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他带领全室的同志白天黑夜地干,失败了不气馁。用了4年时间,终于培养成功了。1982年10月,江苏省科委及国内专家作了鉴定。《人民日报》及时将这喜讯报告给了五大洲。
杜子威谈了这段往事后,话题又转到这次大会上来。他对记者说:“我能做出一点成绩,从根本上看,主要是因为我们党的政策正确。赵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使我们对祖国的前途更加充满了信心与希望。联系到我们单位的情况,还有不少差距,我们回去后一定要奋起直追,以振兴中华的坚定步伐,去实现今后的宏伟目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