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情长谊深话当年——访保加利亚甘扬道教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6-14
第6版()
专栏:

情长谊深话当年
——访保加利亚甘扬道教授
本报记者 卢存淑 许宏治
初夏,在一所幽静、雅致的北京院落,一位身材魁梧、鬓发斑白的老人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屋里。他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保加利亚医学院教授甘扬道。
在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甘扬道曾作为国际医疗队成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从事援华医疗工作,和中国人民并肩战斗了六年。这次,他偕夫人重访中国。
年已73高龄的甘扬道教授,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年轻得多。他亲切地和我们握手寒喧,虽是初次见面,却象旧友重逢。这,也反映了他对中国的深厚情谊吧!教授兴致勃勃侃侃而谈,他的夫人张荪芬热情地为我们当翻译,并告诉我们,甘扬道原名扬托·卡内蒂,“甘扬道”,是他到中国后特意起的中国名字。
当抗日烽火在中国大地熊熊燃烧时,刚参加过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的甘扬道于1939年志愿参加由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医药援华会组织的医疗队来到中国。当时,参加这支医疗队的共有17名外国医生,他们都是共产党员,甘扬道和一位名叫傅拉都的波兰医生是医疗队中党组织的负责人。这年9月13日,他们到达香港,宋庆龄同志派人接待了他们,几天后,她又接见了医疗队全体队员。由于当时去内地的道路被封锁,他们绕道越南海防,然后通过公路从广西进入中国,那时他们还带来了两卡车药品。到中国后,医疗队积极要求到前线去,到离伤病员最近的地方去工作。于是,医疗队员们分散开来,由一名医生带两名中国护士和卫生人员组成一个个小队,分赴湖南、云南等地的抗日战场。正是在这期间,共同的任务使甘扬道大夫结识了后来成为他终身伴侣的张荪芬。
医疗队在中国的年月,工作条件是艰苦的。由于道路被破坏,大部分时间要步行,医疗器械得用扁担挑。他们在茅屋中设立医院,用竹子制作病床和担架。由于药品缺乏,只得用红汞水稀释后给病人注射以治疗回归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医疗队不仅为抗日部队救死扶伤,还给当地许多居民治病。
在中国工作期间,国际医疗队经常和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保持联系,不断轮流去重庆。每次去重庆,他们都带着给中国共产党的捐款,作为他们的党费。
1942年初,通过王炳南同志的安排,甘扬道见到了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亲切地对他们说,他们在中国的抗日部队工作,就是对中国人民的援助。周恩来同志还向他们分析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这次会见,给甘扬道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说,周恩来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都是杰出的人物,他对世界上的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我们每个医疗队员都对他非常尊敬,完全相信他所说的话。
甘扬道教授离开中国已近四十年。四十年,在人生的长途中是不短的历程。但是,他谈起当年在中国的情景时,就象叙述昨天发生的事一样,一桩桩,一件件都谈得那样清晰、生动而具体,而且显得有些激动。
这次重访中国,他怀着看望久别战友的心情。他说,第一个印象是“中国的变化太大了”,孩子们的脸蛋都是红红胖胖的,都那样活泼可爱,不象当年那些光着身子、面黄肌瘦的孩子那样一副可怜相。今天的中国,市场供应丰富,到处一派繁荣景象。他们是4月底到达北京的。到中国一个多月来,他们在古城西安参观了秦始皇的兵马俑,在华清池看到了震动世界的“西安事变”发生地;到革命圣地延安,看到中国革命前辈住的窑洞。他们还到当年工作和生活过的广州、昆明、贵阳等地参观。教授说,这些地方都变了,街道宽了,旧的房子已为高楼所代替。他特地到贵阳附近的图云关寻找当年医院的旧址。在那里,但见山头依旧,当年的崎岖路径已被坦荡的公路所代替,出现了森林公园、厂房、烟囱……,过去医院的草房连一点痕迹都找不到了。至于重庆,变化得简直难以辨认。他们赞美重庆的山城风光。而使教授特别高兴的是,到八路军办事处旧址参观时,他重新置身于周恩来同志当年接见他们的地方。教授说:“周恩来和我们亲切交谈的情景又呈现在我们眼前。时间过的真快啊!我为中国取得的成就高兴,我愿为保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新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