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将军暮年 壮心不已——访新当选的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陶峙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6-18
第5版()
专栏:

将军暮年 壮心不已
——访新当选的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陶峙岳
本报记者 胡思升 王庚南
在昨天选出的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名单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名字:陶峙岳。
这位34年前在新疆起义,迎接西进大军入疆,使和平解放新疆得以实现的前国民党高级将领,后来的我军兵团司令员,如今已是91岁高龄了。
当我们祝贺他当选为六届政协副主席,并对他表示敬意时,他自谦地说:“年老而无所作为,国家和人民却给我这么高的荣誉,真是受之有愧!”
人民和历史总是最公正的。陶峙岳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
陶峙岳十五岁考入湖南陆军小学堂,继而入武昌陆军中学,后与张治中将军同在保定军校三期毕业。孙中山先生发动的辛亥革命,激起他拯救中华、抵御外侮的豪情。他先后参加了武昌起义、北伐战争和上海“八·一三”抗战。后来,他一度陷入蒋介石发动的内战迷津,意志消沉,情绪低落,苦于报国无门。
1949年,是中国历史发生伟大转折的年头。陶峙岳当时是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新疆警备总司令部中将总司令,主持新疆军务。但他对当时南京政府坚持内战的主张深为不满,对张治中主张国内和平的思想深为同情,开始重新考虑新疆的前途和命运。1949年2月,当时的南京国民党政府急电调陶峙岳部进关,阻止解放大军西进。他以经费不足、车辆油料紧缺、交通不便为由,托辞拒绝。恰在这时,党中央、毛主席委派邓力群同志带着张治中将军给陶的电报,秘密来到迪化(今乌鲁木齐),向他阐明和平解决新疆问题的主张,使他更加坚定了起义的决心。9月25日,陶峙岳发出起义通电,28日就收到毛主席、朱总司令的贺电。新疆和平解放,对完成大陆的解放,巩固西北边疆,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产生了重要影响。
陶将军的起义部队后改编为人民解放军22兵团,他担任兵团司令员。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他担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还当上国防委员会委员,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解放勋章。对此,陶将军不止一次地对旧部感慨道:“真诚反帝救国,艰苦奋斗,为民谋利的,只有共产党人。把军队交给共产党,我心安理得。”
1970年,陶将军因年事已高,主动申请离职回湖南故乡休养。但党和人民不忘他的历史功绩,仍选他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常务委员,并担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有关部门还专门拨款为他在长沙修建住宅,配备工作人员和专车,使他能够安度晚年。
陶老至今有一件不愿轻易告诉别人的憾事。他在新疆起义,投奔光明的时候,他的一子一女远在上海。由于关山阻隔,消息闭塞,他们对于父亲的义举一无所知,便远去台湾,至今骨肉分离已三十四年之久。对于远在海峡那边的亲人,陶老甚为思念,切盼有生之年能同他们晤面。
说到这里,我们请陶老谈谈对祖国统一的看法。陶老颇为激动地说:“国分裂、家分离,这对国家、民族和个人都是一件痛心的事。人民盼望国家统一,离散的家庭盼望团圆,这都在情理之中。我个人饱尝分裂之苦,备受分离之痛,更望国统一、家团圆啊!”
陶老顺手拿起案头放着的邓颖超同志在六届政协一次会议上的开幕词,指着其中关于祖国统一的一段说:“邓颖超同志讲的话,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宽宏大度,仁至义尽,也完全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国共两党早在北伐和抗日战争时期,有过合作共事的先例,为什么不能再度合作呢?我希望蒋经国先生以民族大义为重,尽早伸出合作之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