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文物走私何其猖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6-20
第7版()
专栏:

文物走私何其猖獗
秘鲁国家博物馆里,原来珍藏着一件古代祭祀装饰品,它就是秘鲁人民视作国宝的“杜米匕首”(左图)。神格化的人面、对称的装饰图案、精细的镂刻,充分显示纪元前安第斯文化艺术的特点。1981年,“杜米匕首”失踪了。今年5月中旬,在华盛顿美国地理学会举办的走私文物展览会上,“杜米匕首”突然出现,不过它已经被损坏得不堪入目了(左下图)。
展览会展出的500多件罕见的古代文物,都是1981至1982年美国海关查获的走私物。这次展出使人们对世界文物走私的严重性感到吃惊。
然而,这个展览还不能充分反映文物走私活动的猖獗。
举一个例。闻名世界的印度文化珍宝、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湿婆神的舞蹈铜像(右图),被窃以后迄今还流落在美国。1972年,美国工业家诺顿·西蒙以百万美元的高价,从纽约一个“有名望的文物商人”手里购买到这件稀世珍品。印度政府曾多次交涉,要求归还。诺顿·西蒙却诡辩说,“过去二三百年以来,从印度和南亚来的艺术品,大都是非法入境的。说它们是被偷来的,那就是另一码事了。”最后于1976年达成协议,由诺顿·西蒙“租借”十年,1986年租期届满以后由印度政府收回。
现在,有些国际文物贩子居然公开漠视第三世界国家保存自己文化遗产的权利,他们还大力制造舆论,鼓吹所谓世界文物的“自由贸易”。
鉴于世界文物走私情况严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拟订了一项禁止文物非法出口的公约。到现在为止,已有50多个第三世界的国家在这项公约上签字。但主要赃物买主和盗运的幕后指挥者所在的西方国家都没有签字。事实表明,制止文物走私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凡文·(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