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专家从政以后——访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副省长李铮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6-21
第6版()
专栏:

专家从政以后
——访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副省长李铮友
本报记者 高新庆
“我热爱我的专业,从来没有想过做‘官’。”新当选的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副省长李铮友赤脚穿着凉鞋,坐在沙发上,用浓重的四川口音,开始了我们之间的谈话。的确,这个人没有“官相”,脸面黑里透红,胳膊粗壮有力,显然是一个长期经风吹日晒,很少坐办公室的人。
李铮友,现在还是党外人士,今年四十七岁,云南农大副研究员、我国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一九六九年,他育成我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滇一型粳稻“红帽缨”不育系,使杂交水稻研究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一九七三年,又实现粳型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配套,这在我国粳型杂交水稻研究上是一个重大突破。之后,经过多品种选育和转育,他又育成九种人工不育系。他还同其他同志一起,继续进行滇型三系的精育和研究,培育了“滇瑞四○九”、“滇协一号”、“滇寻八号”、“云昭四号”、“滇榆一号”等高产常规品种。“滇榆一号”去年在大理县种植三万亩,平均亩产达一千三百多斤,最高单产一千八百八十七斤,创造了粳稻单产最高纪录。
“十年动乱”中,李铮友到部队农场、山沟里偷偷搞杂交水稻试验被作为“白专”典型,受到严厉批判;资料、种子多次被封存。最后,又断绝了资金、物资来源,只得靠“化缘”来维持。
“我坚信我走的道路是正确的,没有这个信念,我早就被斗趴了,吓趴了,苦趴了”,李铮友回忆走过的多灾多难的科学实验的路程,深情地说道。李铮友为了追求事业上的成功,把两个上学的孩子丢给有病的爱人,常年在元江、西双版纳和海南岛农村奔忙。十几个寒暑假和春节,大都在育种基地度过。艰难时,只有两角钱一天的伙食。
人心是杆秤。人民群众从实践中认识到,李铮友是个人才,把他推上了领导岗位。
李铮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少中年知识分子当选为人大代表,标志着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很重的历史责任。我们应该竭尽全力完成人民的重托。”
“在其位要谋其政”,李铮友话锋一转,谈到今后的打算:“我是分管农林口的副省长,第一步要把云南农林牧副渔、土地、水利等情况摸准,吃透。还要向老省长、老领导,经济研究中心的专家们请教,到基层去摸第一手材料,找出云南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规划。”
“第二步,在落实和放宽农村政策的基础上,下力量抓好农业科学。”关于人才培养,他强调要建立农业教育体系,农业大学、农专、农校培养目标要明确;还要搞好在职干部和各种专题性干部培训班。特别要注意农村和少数民族农技干部培养。
李铮友望着窗外若有所思地说:“现在就要提出我们这些人站得住站不住的问题。我看两条,一要依靠党,二要不脱离群众。有这两条就站得住;没这两条,就会昙花一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