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我们仍然在斗争”——访在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的巴解战士营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6-21
第7版()
专栏:

“我们仍然在斗争”
——访在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的巴解战士营地
新华社记者 陈佩明 万光 刘作文
巴解武装力量从去年8月21日开始撤离贝鲁特,到现在已整整10个月了。最近记者有机会访问了在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的两个巴勒斯坦战士营地,目睹巴解战士正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刻苦训练,不禁被他们那种不解放祖国决不罢休的坚定意志所感动。
在突尼斯的巴勒斯坦战士营地设在突尼斯市郊一个丘陵起伏,林木茂密的地方。入口处的拱门上写着“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勒斯坦民族解放军艾因·侯勒沃部队”。拱门两旁,巴勒斯坦旗帜和突尼斯国旗迎风招展。门口由突尼斯国民卫队士兵和身着绿色军装、佩戴红色肩章的巴解战士共同守卫着。
在营地的大厅举行的由部队司令艾哈迈德·纳加尔中校主持的“战友聚会”上,干部、战士争先恐后地发言,倾诉他们对以色列侵略者的无比仇恨和对支持以色列的美国的极大愤慨。一位战士说:“我们从贝鲁特撤出,丢失了那里的阵地。如今,斗争进入了新的阶段,我们时刻作好准备去迎接新的战斗。”上尉阿布说,“我们是为正义事业而战的,在全世界我们都得到了同情和支持,我们不是孤立的,我们的斗争一定胜利。”营地政委萨拉赫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巴勒斯坦革命斗争的一贯支持,表示巴勒斯坦战士要为收复失地,恢复家园和建立独立的国家而战斗不息。发言接连不断,情绪愈益激昂,反映了巴解战士同仇敌忾、团结战斗的精神。
这座营地原来是突尼斯的一所农业技术学校,主建筑是一幢三层的白色楼房。在周围的空地上,战士们还建起了6座简易住房。营地司令告诉我们,这里的几百名巴解战士每天都要进行军事操练、上政治课和听形势报告。在营地的文化活动室里,陈列着世界各地出版的许多书报杂志以及巴解组织的文化、军事、政治刊物,墙上醒目地贴着大幅标语:“巴勒斯坦是我的家乡”,文化室负责人易卜拉欣对记者说:“我们要使每一个战士都保持敏锐的政治警惕性和坚定的斗争意志。我们决心要建立自己的国家。”
这个营地的干部、战士绝大多数是二三十岁的青年。营地的司令和政委也只有30多岁。侯赛因中尉年仅23岁,已经在巴勒斯坦民族解放军中战斗、生活了10个春秋。他的一家人都献身于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父亲和两个哥哥都在战斗中牺牲了,几个弟弟也都是抵抗战士。在营地里,我们接触到许多象他这样风华正茂、阅历丰富、意气风发的军官和战士。他们都是饱经战火洗礼的坚强战士,是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宝贵骨干力量。他们身在突尼斯,却时刻怀念着被占领的巴勒斯坦土地,怀念着巴勒斯坦难民营里的亲人,以及在前线同以色列侵略者英勇斗争的战友。
阿尔及利亚东部边境的特贝萨地区,是一片山峦起伏、森林密布的险要地带。30年前这里曾经是阿尔及利亚游击队反抗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活动基地。今天巴解战士就在这个富有斗争传统的地方建立了营地。
在营地里,巴解战士正在宽阔的操场上列队操练。一队队年轻的男女战士,其中还有一些稚气的少年,正在随着口令踏着整齐的步伐昂首前进。他们除了队列操练之外,还进行多种军事科目的训练,包括轻型和重型武器的使用和实弹演习。一位军事负责人说:“我们在这里是暂时的,我们要为今后作好准备。”
“我们仍然在斗争,直到最后解放巴勒斯坦!”在巴解战士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巴勒斯坦革命的未来和希望。当记者先后向两个营地的巴勒斯坦指战员告别时,许多人握着记者的手满怀信心地说:“在巴勒斯坦再见!”(附图片)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突尼斯的战士营地。 刘作文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