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弘毅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6-21
第8版()
专栏:

弘毅篇
冯并
六届人大和六届政协就要闭幕了。在这举国欢悦的气氛中,我想起了那句老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从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到六届人大,我们走过了一段开创新局面的路,而新的里程又将始于足下,成为未来的胜利的起点。
不断开创新局面,需要一种新的姿态,新的精神。当代雷锋张海迪曾说,“惰性不是我们的属性”,很可以作为一切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开拓者的座右铭。在运动物理学中,有人把惯性也称作惰性或惰行,或许有它的道理,若把它视为社会生活中无可克服的惯性,甚至是“万有引力”,那是错误的。惰性意味着因循守旧,碌碌无为;也意味着信念的动摇和主人翁责任感的丢失。这不是开拓者的性格,更不是开拓者的哲学。
“创业难,守成更难”,这已经传为古老格言,究其实,不过是封建时代的事业观。见之于社会经济生活,未始没有小生产者患得患失的心理状态的影子。我们的事业是工人阶级的事业,是人民大众的事业,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所以,没有创业毕而后单一地去守成,只有不断地开拓,并在开拓中巩固已经取得的胜利成果。有节奏而又不断地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肩负的重任。
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选举和决定了新的国家领导人,还将作出一系列安邦治国的决议。六届政协会议也为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会议鼓舞着我们继续开拓,以一种弘毅的精神面向未来。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我们来说,一切向“四化”进军的战士,一切欲意有为之士,一切爱国志士,都应该抱负远大,向着我们的共同目标不倦地努力,为我们的经济建设计划的实现,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健全,为我们神圣祖国的统一,坚定不移地奋斗。
道不远人。奋斗就有光辉的未来。奋斗意味着无私地贡献,象雷锋一样,象张海迪一样,象罗健夫、蒋筑英一样,向社会主义祖国献上深深的爱,献出壮丽的年华,献出才能与智慧,献上新的创造。
胜利属于祖国!属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弘毅之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