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楚歌声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6-22
第6版()
专栏:随笔

楚歌声中
尔东文 方成画
墓地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哀乐低回。伞兵约瑟夫·本·奥的妻子牵着两个小儿,眼泪汪汪地站在丈夫的棺材前。一个村里人在致悼词:“……去年我们曾三次来到这里,为我们尚未活到一半岁数的儿子们送葬。我们要向政府大声疾呼:快把军队撤出黎巴嫩的泪谷。”这就是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一周年之际,在以色列沿海平原某地为丧身域外的以色列士兵举行葬礼时的情景。
一年前,当以色列坦克隆隆地开进黎巴嫩时,贝京和沙龙曾夸下海口:战争“十二小时内”即可结束,它能带来“四十年的和平”。然而事实如何呢?烽烟一年未熄,和平一天也未曾得到。以色列侵略军在黎巴嫩到处挨打,不得不龟缩在掩体后、坦克里,日子过得凄凄惨惨。“占领三百六十五天,死亡四百九十二人,国内人心丧尽。”以色列报纸的这段总结,不仅反映了以色列军队伤亡的严重性,而且也反映了贝京当局侵略政策的必然结果。
血总要流得明白。以色列人民在越来越频繁的哀乐声中,悟出这场战争的不义和它的巨大代价。“人不是可以容纳任何液体的空瓶。”在入侵黎巴嫩初期,贝京之流用“保卫国家安全”、“赢得和平”等等冠冕堂皇的言辞欺骗国内舆论。一年后的今天,批评贝京当局战争政策的文章雪片般涌现,反战示威,和平集会此伏彼起。上个月,二千五百多名士兵家属冲击国会,要求结束战争;在特拉维夫,六月初,十万多人举行集会,要求贝京政府辞职。一位和平运动发言人对此感慨地说:“一年前,我们只能组织二、三十个积极分子来举行示威”;今天,甚至连一些政府官员都开始“出言不逊”了。更为意味深长的是,一千多名立过“战功”的预备役军官和士兵,将政府授予他们的“黎巴嫩战役”勋章退了回去,还有至少六十名以色列士兵宁可上军事法庭也不上战场。
在这种四面楚歌声中,贝京当局不胜惶恐。连贝京本人最近也常常举止失措、言语反常。前不久,他在国会为侵黎战争作辩护时,竟破天荒地承认说:“我们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这话出自那位谈到前途总是“成竹在胸”的贝京之口,使在场的人大吃一惊。其实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以色列军队在黎巴嫩前途如何,贝京政府前途如何,贝京心中自然有数,只不过往常总要强打精神往好里说罢了。事实上,贝京当局一天不放弃战争政策,它就一天不得安宁。到头来,弄得人心丧尽,就只有倒台了事。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