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石窟艺术的瑰宝——记大足石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6-26
第7版()
专栏:

石窟艺术的瑰宝
——记大足石刻
卢祖品
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如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早已名扬四海。四川大足石刻,在一些美术史著作中,只在五代、两宋部分轻轻提了一句。我刚从大足归来,忍不住写下我的感受。
大足石刻位于大足县境内,在重庆市西北相去165公里。石刻造像分布在宝顶山、北山、南山、石篆山、妙高山等四十多处,共五万余尊;有佛教的,也有道教和儒家的。其中以宝顶山、北山的规模最大,造像属于佛教,涉及面之广,“几乎将一代大教搜罗毕尽”,“凡释典所著无不备列”。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末景福壬子年(公元892年),经五代,而至南宋末年。在我国石窟艺术史上,南北朝以前属早期,隋唐属中期,唐末宋代属晚期。大足石刻集石刻艺术之大成,是我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
佛像作为一种造型艺术,伴随佛教“进口”,面型日趋中国化。到了隋朝,整个身体显出较重的圆的曲线趣味。佛的发髻有的是螺形,菩萨开始出现女性化的倾向。唐代佛像几乎同中国人无异。佛头多作螺髻。菩萨满身璎珞,披巾飘带下垂飘动,薄裙紧缠两腿;不论立姿坐姿都是腰部曲斜,很少挺直;已经大部分女性化。装采上不象六朝那样单纯,而是精工细描,衣饰花纹尽情绘出,线条自然流畅。人体比例与解剖关系比较适度。不同的是,初唐瘦劲,盛唐丰满肥壮,晚唐修长纤丽。宋代承袭晚唐遗风并有所发展,显出高度纯熟的技巧。大足石像有着上述的种种特点。
宝顶山大佛湾摩崖造像一万多尊。石刻以山岩的自然形状形成,大型高浮雕巨龛相连。题材主要采自佛经,内容无一重复。每龛又分刻几组或几十组图像,连续展开一个或几个不同时间、地点的佛经故事。旁刻说明文字,宛若连环画。
“华严之圣”龛中的密宗始祖毗卢舍那佛和文殊、普贤菩萨,身高7米,镂空到近似圆雕,立体感很强。普贤的手伸出1.2米,托着近千斤的石塔,历数百年而不坠。就因为作者作了匠心安排:袈裟披肩挂肘,下垂玉脚,既加强了庄严的气势,又获得了支撑手臂的稳定的力度。
“释加涅槃”像全长31米,仅刻到膝部。隐匿在岩石里的下半截,是通过启发人们的想象而得到补充的。释迦侧身而卧,神态安详,慧眼欲闭。虔诚的境界由那双眼睛牵动全身。
“父母恩重经变像”表现了父母抚育子女成长的全过程,生活气息浓郁。“地狱变像”的补白、陪衬雕刻,不少是直接描写劳动生活的佳作。“观无星寿佛经变像”是一龛精工富丽的净土变像,虽然说的是“西方佛国世界”,但是里面的珠楼、宝阁和栏杆,却是按照宋代样式“修建”的。
我们还看到有1,007只手的“千手观音”,孔雀开屏似地分布在88平方米的石崖上。这是世界艺术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被誉为宝顶山石刻之冠的圆觉洞,十几尊佛和菩萨,技法细腻圆熟,冠纹衣饰精致华美,衣服和肌肉的质感都很强烈。
北山的宋代菩萨造像特别多。清丽俊逸,神采飞扬,这是北山菩萨造像的独特风格。北山的菩萨造像都很美。122号窟的“送子观音”,113号的“水月观音”,180号的“十二观音变像”,都是久负盛誉的艺术珍品。
大足石刻成就辉煌,这个被长期湮没的艺术宝库,应该在艺术史上享有它应有的地位。(附图片)
普贤菩萨头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