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儿童电影创作漫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6-28
第5版()
专栏:

儿童电影创作漫评
李文斌
长久以来,儿童电影创作一直是整个电影创作中的薄弱环节,不仅数量少,而且仅有的一些儿童片,题材狭窄,艺术质量平平,比较突出的好片子屈指可数。这和我们这个有三亿少年儿童的国家是极不相称的。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状况,有志于儿童电影事业的作家、艺术家们正在辛勤地劳动着。
两年多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艺术家们的精心培育下,儿童电影这株新苗茁壮成长。《赛虎》、《红象》、《闪光的彩球》、《应声阿哥》、《泉水叮咚》、《扶我上战马的人》、《小刺猬奏鸣曲》等一批儿童片,不断以新的面貌吸引着孩子们。
这批影片反映儿童生活的面更加广阔了。过去某些儿童片,局限于课堂上下,家里家外,似乎孩子们的生活就是那样单调。这是不符合儿童的生活实际的。除了学校、家庭(这是孩子们的主要生活领域),他们还有广阔的生活天地,包括对他们来说觉得十分神奇的大自然天地。现在,我们的电影镜头延伸到了学龄前的幼儿生活圈子里,延伸到了美丽的大自然风光中,也延伸到了令人神往的少数民族地区。在这些广阔的生活天地里,作家、艺术家们通过生动的形象,展示了我们这个时代少年儿童的美好心灵和他们对理想、未来的执著追求。《红象》和《应声阿哥》,把我们和儿童观众带到了我国的西南边陲,去领略那儿的迷人风光,并从中感受祖国山河的美,这是一堂多么好的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直观教育课啊!《红象》里的三个傣族儿童,利用暑假到原始森林中探索“红象”的秘密,不只使儿童观众看了入迷,就连八十多岁的孙敬修老人看了也说“被它给迷住了”。《应声阿哥》通过北京儿童小京京到具有神秘色彩的景颇山区的一段生活,给了长年生活在大城市的千千万万儿童观众多少启迪和教益呀!
我们的作家、艺术家也没有忽视革命历史故事题材。近年来拍摄的《苏小三》、《扶我上战马的人》,表现的是战争岁月里的儿童少年生活。特别是《扶我上战马的人》,描写了彭德怀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关心农村少年们的进步成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动人形象,深深地感动了广大小观众们。
注意表现儿童的心理特征,力求刻画真实、可信的儿童形象,是近年来儿童电影创作的又一个可喜收获。过去,某些儿童片常常用大人的心理来写儿童的心理,使影片流于概念、说教、呆板。现在,这种状况已有所改变。一些优秀影片不只善于抓住儿童好动、好奇、幼稚、单纯等共同特点,而且善于通过这些共同特点进一步发掘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经历儿童的思想、心理变化及其特征。《泉水叮咚》的剧本原来有一段小侯学加里森把小朋友的衣服画脏了的戏,虽然表现了小侯的调皮,但比较肤浅。导演把它改为小侯想学画画,方圆圆不赞成,他就在墙上乱画,后来经过陶奶奶的耐心教育,知道自己错了。怎样把画脏了的墙刷干净?他站在画前沉思,见墙是黄的,终于想出用咖哩粉来刷墙。经过这么一改,小侯整个心理活动表现得十分细腻、准确。这部影片里喜燕(即“木头”)的心理特征,尤其是她两次到母亲坟前的复杂心理活动,导演和小演员都能较好地把握住,并通过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如在坟前用小手指轻轻抠去墓碑上的泥巴)把她的感情传达给电影观众。《红象》里那位诚实但却胆小的姑娘依香,看见擅自离队的岩甩陷入泥塘时,又气又急,不知如何是好,她那惊恐、焦虑的神情和哭泣声,把这个小姑娘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细致地表现出来了。
儿童电影的创作者要能准确地把握住儿童的心理特征,必须熟悉儿童的生活,甚至要有一颗纯洁的童心。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创作者可能主观上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但在创作中仍不时出现或把孩子写得太成熟,或把孩子写得一无是处的简单化的毛病。《白龙马》、《鹿鸣翠谷》等影片有这个问题,就是象《应声阿哥》这样的好影片也多少存在这个问题。小京京到景颇山区,自然会有变化的,但是否会前后判若两人:刚来时处处表现出骄娇二气,后一段则似乎一点毛病也没有,这对还只有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在这方面,还有待于儿童电影创作者作不懈的努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中央书记处发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号召以来,儿童电影创作开始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好的和比较好的儿童片逐渐多起来了,也涌现了一些献身于儿童电影事业的有志者。人们期望这支儿童电影事业的队伍一天天发展壮大,希望作家、艺术家和儿童文学家都来关心儿童电影创作。同时也希望学校和家长主动协助影院组织孩子们观摩现有的儿童片,充分发挥儿童影片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