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独一无二的榜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6-28
第7版()
专栏:外国人士看中国

“独一无二的榜样”
5月中旬在罗马举行的联合国世界粮食理事会第九届部长级会议预备会议上,理事会执行主任莫瑞斯·杰·威廉斯作了关于若干亚洲国家粮食趋势和经验的报告。报告关于中国的部分赞扬“中国的粮食和农业革命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榜样”。摘要如下:
中国的粮食和农业革命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榜样。中国通过自己的努力,仅仅依靠占世界7%的耕地,基本上解决了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约占全国人口80%的中国农民,其收入在过去5年内增加了1倍(人均达130美元)。这要归功于始终如一的国家政策,这些政策是: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把实现国内自给作为粮食战略的基本目标。“一要吃饭,二要建设”,这就是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农业的最好鼓励。
1979至1981年期间,中国的农业总产量年增长率为5.7%,即比1976—1978年提高1.4%。在此期间,其粮食产量每年(平均)增长2.2%。尽管过去几年发生了严重干旱和水灾,并且粮田面积减少了560万公顷,1981年全国谷物总产量仍达3.25亿吨。……由于实行自力更生搞建设的庞大计划,中国的灌溉面积扩大了,总计达4,600万公顷,也就是说,占其耕地的46%。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中国每年仍需进口一些粮食,但主要是为有利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多样化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采取的补充措施。
过去3年对农业政策作了巨大的战略调整,以克服以前农业政策存在过分僵硬和极端平均主义问题。主要的改革包括:(1)生产规划民主化;(2)切实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3)放宽自留地的最高限制;(4)鼓励副业活动;(5)价格刺激措施。
尽管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农业劳动生产率仍旧相当低,可销售产品的种类也不多。人均日卡路里摄取量——与1978年的2,311卡相比,1981年为2,666卡——仍被认为是较低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是十分有限。但是,通过值得赞扬的求实作法,中国可望至公元2000年将工农业生产年总产值翻两番,并把其人口控制在13 亿,以便极大地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