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振奋人心的变化——历史上的老灾区豫东纪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05
第2版()
专栏:

振奋人心的变化
——历史上的老灾区豫东纪行
本报记者 张玉林 范光华
麦收时节,记者从郑州出发,对常年闹灾的豫东地区进行了一次采访。
辽阔的豫东大地,今年小麦普遍丰收。许多过去常年缺粮的老灾民喜得合不拢嘴,他们手捧新麦说:“种了一辈子地,没见过象今年这么多的麦子!”据周口、商丘、开封三个地区的有关部门提供的数字,豫东平原25个县、市的1,800万亩小麦,总产量突破80亿斤,比历史最高水平的去年净增18亿多斤,增产近三成。增产的小麦占全省增产量的近一半。过去穷得出名的太康、商水、西华、扶沟、鹿邑、郸城、民权、商丘、夏邑、尉氏、杞县等10多个县,增产小麦都在1亿斤以上,有的增产2亿斤。许多地区单个农户收的小麦,超过了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前一个生产队的产量。豫东人民过去那种“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的贫困凄苦生活,被“大囤满,小囤流,为国贡献争上游”的繁荣景象所代替。
从古城开封向东行不多远,便进入了四百里长的黄河故道。过去这里黄沙漫漫,盐碱茫茫;如今,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金涛麦浪,亩产五六百斤以上的中高产麦田已经普及。在兰考,县委书记刁文同志说,历史上靠吃国家统销粮、救济粮和外出逃荒为生的兰考人民,今年社社丰收,队队增产,全县小麦总产达到2.5亿多斤,比大丰收的去年增产五成。全县一季将向国家交售余粮3,000多万斤。
在散发着麦香的豫东田野上,一些正在和农民一起收割麦子的县社干部,谈起今年的小麦增产幅度,深有感触地说:科学打开了豫东人民的眼界,增产的最大潜力在于科学种田。太康县转楼公社褚庄大队支部书记王家富,从一位农业技术员那里得知小麦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土地缺磷,品种退化。1980年秋,他把种子换成“百农3217”,每亩施磷肥80斤,并用科学的态度精心管理,第二年,他承包的10亩小麦,亩产由上年的200来斤猛增到400多斤,周围的农户纷纷向他取经。去年,他所在的生产队,小麦平均亩产由前年的300斤上升到450斤,今年,全队150亩小麦,一增再增,亩产达到600斤。
我们来到黄泛区的腹地周口地区,此时正是售粮高潮。在通向国家粮库的道路上,只见汽车、马车、架子车、拖拉机,一辆咬着一辆,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过去在粮站门前排长队等着买救济粮的人,而今变成了赶着大车等候卖粮的人。许多过去常年外出的逃荒户,变成了交售小麦的万斤户。据初步统计,豫东农民今年将向国家交售小麦12亿斤以上。过去的豫东,每年都几亿、甚至十几亿斤地从外省调粮吃,而今的豫东,一季提供的商品粮就可供三座百万人口的城市居民吃一年,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变化啊!
更可喜的是,豫东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民有着冷静的头脑,他们没有因大丰收而停步不前。目前正在总结大面积均衡增产的经验和个别地块减产的教训,决心更好地搞好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