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老舍论书法及其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05
第8版()
专栏:

老舍论书法及其他
于志恭
老舍先生逝去已经十七个年头了。最近,我查阅他过去给我写的信,忽然发现他给我写的一幅条屏,条屏上写着:
“中国字难认,更难写。不设法改掉它,教育便永不易发展。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言。且说写中国字也有些好处:拿起毛笔,便另有滋味,与钢笔大不相同。钢笔随便画,毛笔须正经的写。当我写作的时候,爱用毛笔,慢慢写,用心写,于是气静思熟,如平泉远流,不激不竭。笔在手,烟在口,纸柔墨润,案头若能再有香花一二朵,实创作妙境;若仍无好文章,似须请医诊治了!
在抗战期间,这可谈不到。”
这是1938年7月20日写的。距今已近半个世纪。这是抗战期间,我和他在重庆巴县中学住在一起时写的。我看到他写作,永远是用毛笔书写,一点一划都不疏忽,写得非常整齐,便和他聊起书法来。他说:“书法是祖国几千年传统遗留下来的一枝花,是美术的一种,应当保留它。但中国字难认,更难写,不设法改掉他,教育便永不易发展”等等。我立即备纸请其写下他的论述,他兴致勃勃地写了上述条屏。全文一百五十二个字,一挥而就,是一篇词汇简洁的散文,也足见其书法功底之深邃。他署名之下,写着“签字可靠,没有图章”,是事实。他是从山东流亡到后方的。只身逃亡,别无长物。在日本特务最密切注意文人各项行动之际,他这著名作家,是不便于冒险携带“图章”的。
事隔二十余年以后,1966年春节,我和他又有过一次长谈。这次长谈是在北京,他住着一所小院,“案头”不仅是有“香花一二朵”了,而且是满壁春光披拂,堂前迎春放蕊,他心情愉快,落笔有神,我又和他谈起书法来。但他首先谈的不是书法,而是毛主席。他说:“一次最高国务会议结束后,主席的饭端来了。主席说‘我吃饭啦,吃完饭我睡觉休息,我下班了,你们该上班了’。”老舍顿了一下说:“我明白啦!原来毛主席工作了一夜未休息就来开会,真是宵旰勤劳呀!……”因为是春节,我又请他写春联,他欣然命笔写道:
壮丽关山迎晓日 风流人物在中华
他的书法艺术,不减当年,超过当年。这副春联,从表面上看,是为春节写的,实际是他联系到刚刚对我谈到毛主席工作夜以继日的动人情景写的,寓意深刻,颇含革命诗意。写完春联,他说:“那年(在重庆)我们对文字改革徒有其心,莫能为力,现在共产党、毛主席把文字改革付诸实施,完成了前人所不能完成的大事”。想不到这副春联竟成永别的纪念,老舍就是这一年8月24日惨遭“四人帮”迫害逝去的。
1978年6月3日,老舍的骨灰安放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当看到邓大姐来到会场时,大家都感到象是周总理也来了一样。邓大姐见到胡絜青,第一句话便说:“如周总理活着,他知道老舍骨灰举行安放仪式,可高兴了。”这一句话,使人们一下回忆到几十年来总理关怀老舍,帮助老舍的那种情景。我也想起了1938年“文协”在武汉成立前,邓大姐到过老舍住过的地方——武昌千户街福音堂,给大家写了题词:“精诚团结,贯彻始终。”老舍看过题词,深有体会地说:“这是精诚团结共赴国难的精神,是实行全面抗战的精神”。老舍是实践了邓大姐这两句话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