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1阅读
  • 0回复

李苦禅教授追悼会在京举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06
第4版()
专栏:

李苦禅教授追悼会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记者郭玲春)今天,首都各界人士600人聚集政协礼堂大厅,向当代艺术大师李苦禅教授致哀。悬挂在追悼会场中央的挽联是:“亮节高风千秋式范,俊才绝艺一代宗师”。逝者像前放置一束象征他高洁品格、又是他生前所钟爱的鲜花——白荷。
党和国家领导人叶剑英、邓颖超、乌兰夫、万里、余秋里、胡乔木、邓力群、朱学范、胡愈之、张爱萍赠送的花圈陈放在会场上。
习仲勋、杨尚昆、宋任穷、谷牧、杨静仁、刘澜涛、钱昌照、屈武参加了今天的悼念活动。
追悼会由赵朴初主持,周巍峙致悼词。肃立的人们中,有苦禅先生的生前友好和景仰者。他们满怀哀痛,追念这位终年八十六岁的艺术家。
李苦禅出生于贫农家庭,幼年在古朴的乡村受民间画师的启蒙。1919年他由山东高唐县到北京习画,曾受教于徐悲鸿;后来又投师齐白石门下。这位刚毅正直的画家抗战时清贫自守,不与侵略者合作,还曾因抗日爱国罪被捕入狱,受严刑而不屈。解放前夕,李苦禅多次掩护、资助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新中国成立后,他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领导。十年动乱期间,他遭受迫害,仍然对祖国和民族艺术的前途抱坚定信念。
苦禅先生的艺术植根于祖国几千年文明的沃土之中。他以非凡的刻苦精神研究民族绘画优良传统,融汇西方技法为我所用,师法古人而又独辟蹊径,创造性地走出自己的艺术道路,树立了大写意花鸟的一代风范。白石老人器重他,曾写下这样的题句:吾门下弟子不下千人,众皆学我手,英(注:李苦禅原名李英)也夺我心。”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苦禅先生留下了许多艺术珍品。人民大会堂前厅正中的巨幅《盛夏图》,便是先生八十一岁时的手笔。他以画寄情,期望祖国昌盛、华夏振兴的心愿溢于毫端。今年1月,人们为他举办从事艺术教育六十年纪念活动,称他是德高望重、诲人不倦的良师。李苦禅终生勤奋,练笔不辍,就在生命结束前的6小时,还在临摹字帖,案头留下了准备作画用的古纸和笔墨。
这位从人民中来的艺术家说过,我本来是蚯蚓的命,土里生土里长,铁锨剁成几截,我却又活了。正是这样,他历尽坎坷而自强不息,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哺养他的祖国和人民。
美术界为失去苦禅先生而悲恸。连日来,各地发来370多封唁电和唁函。日本众议院副议长冈田春夫在信中称我国优秀画家张大千和李苦禅的逝世,“是中国画坛的损失,也是世界画坛的一大损失。”
参加今天追悼会的还有王首道、朱穆之、曹禺、陶钝、刘开渠、李可染、蒋兆和、叶浅予、黄胄、张仃、雷圭元、艾中信、罗工柳、陈沛、古元、彦涵、尹瘦石、廖静文、高元钧、魏隐儒等。
6月17日,习仲勋、宋任穷、胡乔木、邓力群、刘澜涛、王昆仑、董其武、王光英等曾到北京医院向李苦禅先生遗体告别。(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