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在世界屋脊的“孤岛”上——访西藏墨脱某边防站副站长唐永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08
第3版()
专栏:

在世界屋脊的“孤岛”上
——访西藏墨脱某边防站副站长唐永德
本报记者 易俭如
在喜马拉雅山南麓,雅鲁藏布江向南奔流的大拐弯处,有个被飞雪簇拥的“孤岛”——墨脱。
不久前,在成都部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代表会上,记者见到来自这一“孤岛”的代表唐永德。他诙谐地说:“我的代表资格是拣来的。”因这时节,“岛”子里甭想出来人,他还是去年10月回内地探亲而被大雪堵在山外的“散兵”。这样,他就成了“当然代表”。
唐永德是边防站的副站长,修长的身材,白皙的脸庞显得有些消瘦,浓眉下闪动着一双明亮、深沉的眼睛。这位来自“天府之国”的老战士,已经在这“孤岛”度过了十三个春秋。
墨脱,藏语花朵之意。盛夏,那里的河谷地带盛开着红艳艳的木棉花;隆冬,冰峰银岭生长着洁白的雪莲。这雪海“孤岛”,一年之中仅有三个月可与内地“通航”。每年7月,“开山”的时节一到,战士们便紧急行动起来突击抢运物资。他们从山下开拔的时候赤日炎炎、挥汗如雨;爬上山腰,却是一片冰雪世界。他们拄着拐杖探路,越往山上雪越厚,每挪一步,积雪都要淹上裤裆。在那海拔4,000多米的冰山雪岭,背着三四十斤重的盐巴、罐头,就象压了座山。
唐永德说,翻越多雄拉山口的时候,更要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山巅间耸立着一座座千姿百态的冰塔林,可冰塔林倘若发起怒来,就是莫大的祸害了。有一次,唐永德和一些战士出山背运,一步一喘地好不容易走出了冰塔林。他们在山下等第二批战友,等呀,等呀,等了许久也不见后续队伍上来。原来,那批人马刚进入冰塔林,山崩地裂一声巨响,5名战士被埋在冰雪之中。谈到这,唐永德声音有些哽咽,眼睛湿润了。
唐永德告诉记者,在墨脱腹地海拔较低的地方,是可怕的蚂蝗区。战士们外出时,那卧在草丛、树叶上一条条花的、黄的、墨绿的蚂蝗就闻风而动,爬到战士们腿上吸吮鲜血。有次,唐永德外出执行任务,没走多远就觉得腿上痒。卷起裤腿一看,膝盖上叮满了蚂蝗。一条条都吸足了血,圆鼓鼓的,指头般粗。他用手扒,滑溜溜的,只好用烟熏,用小刀刮。弄下来一数,42条!他心中纳闷,腿上打了绑带,严严实实的,蚂蝗怎么钻进去的呢?左瞧右看,原来是因抽烟裤腿上烧了个洞,蚂蝗就是从那个比针尖稍大的小洞乘虚而入的。
大雪封山之时,墨脱便成了“世外桃源”。唐永德说,这期间,战士们要隔8个月才能看上报纸,新闻变成了历史。家信,一年之中也只能寄收一两次。就是电报,也姗姗来迟。
谈起边防战士的业余生活,唐永德说,“孤岛”上生活是单调些,但战士们却把生活打扮得独具特色。他们在崇山中、营区内辟出一块块地,种上茄子、辣椒、韭菜、萝卜,各类菜蔬四季常绿。一个冬瓜就重达90斤。闲暇之时,他们就三五成群到河沟里抓鱼,或用棍棒抽打,半天就可搞到一竹篓。若用竿子钓鱼,个把小时便能钓十来斤。
逢年过节,战士们和当地的门巴、洛巴、藏族群众联欢,把着竹碗同饮青稞酒,围着篝火跳起圆圈舞,更是别有一番边疆风情。“边陲闭塞,收音机便成了我们不可缺少的一件宝。”唐永德说,每晚8点,大伙儿就自动聚集在收音机旁,聆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我们从收音机里得知天下大事,从收音机里倾听祖国前进的脚步声。
“在雪海‘孤岛’要付出好大的‘牺牲’哟!”我感慨道。唐永德乐呵呵地说:当我们同后代回顾往事的时候,完全可以豪迈地说,我们在世界屋脊的“孤岛”上站过岗、放过哨,谱写了人生征途上闪光的一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