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我们是怎样实行党政分工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11
第3版()
专栏:

我们是怎样实行党政分工的
中共江西省会昌县委员会
1980年7月,我县先后召开了第四次党代会和第八届人代会,党政明确分开。县委逐步改变党不管党的状况,把党的建设作为县委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较好地发挥了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一,党政分工的关键是要解决党不管党,以党代政的问题。我们首先明确划分了各自的职责范围。县委的主要工作是:保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研究抓好党内外的思想政治工作,讨论制订重大的生产计划,检查财政纪律。县政府的主要工作是:搞好经济建设和政权建设,抓好文化、科学·教育、卫生事业,管好民政、公安、司法和计划生育等项工作。县委放手让政府负责人独立处理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工作中出了毛病,县委给予诚挚的帮助;遇到困难,大力支持。政府对县委,大事多汇报,小事不打扰,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坚持党委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把党的自身建设问题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我们规定,县、社两级党委每季度至少专门研究一次党员教育和党的自身建设问题。
第三,切实改进领导方法。过去县委常委长期分片包干,分兵把口,当“片长”、“大区长”、“联社长”。现在常委按照各自分工进行党的工作。过去,常开会,开长会,没有多少时间做实际工作。现在,坚持少开会,开短会。各部门召开的工作会议和专业会议,县委领导一般不到会讲话。以县委、县政府名义或联名召开的工作会议,只由分管的领导参加。这样,我们就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上。从1981年以来,县委总结出党员教育、党的建设方面的经验材料36份,印发给全县各级党组织。
三年来,由于我们比较认真地实行了党政分工,初步开创了党的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党的领导加强了。县委领导成员自觉地做到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我们从本县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于1981年春就在全县全面推行了大包干生产责任制,采取措施,鼓励、保护和扶持农村中涌现的专业户、重点户,同时,因势利导,把荒山、荒水、荒滩、荒地包给农户开发,搞活了农村经济。
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1981年以来,县委用很大的精力对党员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党的现行政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两年半时间内,县委举办了县、社两级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班18期,轮训党员干部2,316人次;平均各公社党委举办党员轮训班174期,共轮训党员38,730多人次,每个农村党员参加轮训6次。党的十二大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加强以新党章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教育。到目前为止,各公社举办了两期党训班。我们从1981年5月起,在广大党员中开展“十带头”、“联系户”活动。每年七一前后,都要层层评选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全县275个农村大队党支部,好的由原来的30%上升到56%,差的由原来的32%下降为10%。据不完全统计,有1,245名党员为烈军属、五保户、困难户代耕承包田。
党风明显好转。有一段时期,干部群众对县里出现的在“招、转、住”三个方面的不正之风意见很大。我们及时地从有关部门抽调一批力量,组成几个工作组,认真作了调查和清理。到目前为止,已清退“农转非”70户,257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