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赞“余热发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11
第3版()
专栏:

赞“余热发电”
沙 英
在机构改革中,大批老党员、老干部离休,这是我们党的生活中一个新问题,也是党的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个问题,对党的生活直至整个社会生活都将发生重大的影响。
这个问题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对离休退休老同志的生活要安置好,使他们健康长寿,欢度晚年。二是离休退休老同志怎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再为党为人民的事业作出一定的贡献。后者就是人们常说的“余热发电”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终生的事业。现在离休、退休,脱离了工作岗位,并不是说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也离休、退休了。胡耀邦同志在给离休老同志杨绍曾的信中,曾寓意深长地说:离休不是革命生涯的结束,而是开始了一个“参加革命”的新阶段。
对这问题,许多离休退休老同志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同的。有的离开了工作岗位,感到不习惯,好似“脱离了轨道的星球”,甚至暂时有些空虚、迷惘、苦闷的情绪;有的在思考、在探索:在新阶段应该怎样生活、怎样革命?这都是可以理解的。至于许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老同志,已在新的征途上作出了新贡献,更是值得尊敬和赞扬的。
对这个问题,许多部门、单位的看法和做法也是不同的。有的单位认为,离就是离了,退就是退了,于是采取简单化的办法,只是注意了生活问题(有的连生活也未很好安排),这当然是不对的。更多的单位则是珍惜人才,尊老敬贤,根据工作的需要和离休退休老同志的体力、专长、志趣,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加以妥善安排,使党的宝贵财富不致随便弃置和浪费。例如,四川省各厅局在讨论和解决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时,很珍惜离休老同志的革命经验,主动请他们出主意,或请他们列席某些会议,共商大事,为新上来的年轻同志铺路搭桥。有的厅局还委托离休老同志临时分担一些工作,帮助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从事技术咨询,撰写革命回忆录等。这些做法,不仅为四化建设开辟了丰富的“能源”,而且对新老干部合作交替,对精神文明的建设也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实践证明,这样做很受离休老同志的欢迎。许多离休老同志做了大量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不息,用自己的模范行动获得了新的荣誉称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老干部是革命的宝贵财富,这些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发出了光和热。
有的人可能很奇怪,“这些老家伙为啥放着清福不享,却要去自讨苦吃、自找麻烦呢?”这是他们不了解共产党人的人生哲学。道理其实很简单,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他们有一颗为共产主义奋斗、为人民谋福利的赤热的心,有把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富强起来的坚强信念。他们是一些有高尚道德的人,所以他们要“余热发电”。“春蚕到死丝方尽”,只要老蚕还吃着桑叶,总是要吐丝的。过去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或在敌人黑暗的监牢里和严刑拷打之下……他们为了理想、为了信念,把生死置之度外。现在要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斗争,保证革命的重任后继有人,只要他们的身体条件允许,便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怎么能闲着享清福,怎么能不以自己的高风亮节光照人间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