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广岛的火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11
第7版()
专栏:

广岛的火炬
张云方
旧地重游,我惊奇地发现,不知不觉间广岛已成为仅次于京都的日本第二大招徕游客的观光胜地。
广岛委实很美。春天,造访模拟中国西湖景致营建的濯缨池缩景园,赏落樱飞瀑,或登临广岛城阙,看水都春光,确实令人情趣盎然;秋日,涉足日本三景之一的宫岛,看潮汐嬉戏半落水天的舞榭歌台,观红枫轻舞,听麋鹿欢鸣,自是使人心旷神怡……
然而,广岛吸引人的并非全在景色。
广岛是座古城,又是一座新城。十四世纪末叶,毛利家族仿照大阪城,在太田川六河汇聚的三角洲上建起城廓,广岛由此得名。本世纪三十年代,广岛也曾“盛极一时”。那是日本军部野心勃勃的年月,广岛成了其侵略亚洲各国的桥头堡。这里不仅建有世界第一流的造船厂、兵工厂,而且创办了为日本海军培养高级人材的江田岛学校。1945年8月6日,一颗原子弹在广岛上空爆炸,打破了军国主义罪恶的春梦,也彻底毁灭了广岛市。尔后三十余年,日本人民在一片废墟瓦砾中重建广岛。今天,广岛除了留下一座被原子弹摧毁的建筑物作为纪念外,一切都是崭新的,连广岛城楼也是重建的,人们很难再看到战争的痕迹了。
我第一次去广岛是在3年前。那时,我下榻在日本朋友家里,主人姓大原。战时,大原读小学。投掷原子弹前夕,他因生病,寄居在岩国地方的亲戚家,得以幸存。酒过三杯,主人黯然神伤。我知道,大原一家除了他自己外,八口全丧生于原子弹下。此刻,也许他又触及往昔的创伤吧!大原苦涩地谈到自己的小妹妹:“如果她还活着的话,该是40岁的人了……”在谈到原子弹给广岛带来的浩劫时,他激动地说:“只要是一个日本人,不就应该起来宣传广岛的不幸和原子弹的残酷吗!”
第二天,我们去和平公园。绿树环抱的公园里,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妈妈照看下正在玩耍,几个女孩在逗和平鸽。成群的鸽子,自由自在地腾飞落下,有的就落在孩子的肩头和嫩手上。好一派恬静、和平的景象。真令人难以相信,这里曾遭受过原子弹的空前浩劫。大原默默地将我引到原子弹爆炸遗迹前,这是广岛唯一保存的一座劫余建筑。残垣断壁,虽饱受摧残,依然挺立。它前面,隔条小河便是1964年竣工点燃的一支巨型火炬(见题图)。这火炬从点燃那天起从未熄灭过。广岛人决定:待到地球上彻底消灭核武器的那一天,才熄灭它。我发现大原深邃的眼睛里充满泪水。他低声说:“妹妹就惨死在这里。”我理解,大原和千千万万日本人一样,恨透了这夺走自己无辜亲人生命的原子弹。他们希望不要再有战争,希望和平永驻人间。但是,这善良的心愿之中,我总觉得好象欠缺什么……
三年过去了,如今,我参加《人民日报》访日代表团又来到广岛。参观原子弹爆炸资料馆时,向导是该馆的原馆长高桥先生。他是原子弹的直接受害者。至今,在他的头部、手上和身躯,原子弹还留下不治之伤。高桥先生说:“我是幸存者,同班同学活下来的不过七八个人。”在老馆长陪同下,我们仔细地观看了馆中陈列的每件遗物和照片——在原子弹爆炸的超高温中不到一秒钟就被蒸发得一干二净的人留在残垣上的影子、那与石块和玻璃融化在一起的人体、那被揉成乱面条般的钢梁,以及广岛化为一片废墟的照片……。日本诗人曾这样描写道:“这是一座死城,太阳也沉默在地下”。广岛的惨祸,难怪连投掷原子弹的美国飞机驾驶员后来思之也精神失常——疯了。“太惨了,一颗原子弹就夺去20万人的性命!”人们这样说。其实,何止20万,当年幸存的人中,很多人至今仍在“原子病”的痛苦煎熬下过日子,而且,他们的子女在社会上也受到某种歧视,被看成是放射线的污染者,因而找不到配偶。日本一方面积极宣传广岛的教训,希望得到世界人民的同情,一方面却无法纠正这些非人道的状况,实是一件憾事!
这次,在广岛进行的一场友好的讨论给我留下了特别难忘的印象。那是在天城日本饭馆,宾主促膝欢叙。话题从迢遥年代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谈到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后的今天;从广岛昔日的兴衰谈到当今动荡不安的世界,真是海阔天空。最终话题落到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这几年,日本人民为战争与和平问题颇费心思。日益激烈的美苏军备竞赛、苏联对日本安全的威胁、美国要求日本承担防卫义务……都使世界上唯一遭受过原子弹打击的这个国家的人民饱受困扰。《朝日新闻》一位朋友认为,走经济立国之道是解除战争威胁的好办法。在正常情况下,这无疑是一条“理想之路”。中国人民当然希望有个和平环境埋头建设。可是,面对美苏军备竞赛和今天动荡不安的世界,你能一心一意搞建设吗?
“为了消灭核战争,中国能否带头销毁核武器呢?”《朝日新闻》这位朋友问道。这确实是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代表团团长笑着谈了自己的看法:如果美、苏确能保证彻底销毁它们的核武器,中国为什么不能呢!中国造了一点点核武器,目的是为了打破核垄断,为了自卫,为了最终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可是,“裁军”,“裁军”,美苏叫嚷“裁军”多少年,军备不是越“裁”越少,而是越“裁”越多。这又怎能叫人相信美、苏会有销毁核武器的点滴诚意呢?他接着请在座的日本朋友们想想:假如敌人手中有十支枪,而我们只有一支枪,在敌人正威胁着我们的情况下,是应该要求只有一支枪的人放下武器,以便感动敌人,还是要受威胁的人提高警惕,坚强不屈呢?当然,最理想的是大家把所有武器通通放下。不过这还不是现实。那么敌人如果说,我放下两支枪,你也放下自己的那支枪吧。试想,这样一来,对敌人来说,放下两支枪无非只是个数量上的变化,他依然有八件杀人武器,而我们面对敌人的威胁却手无寸铁,这则是质的变化。这样,敌人打来时就会束手无策。这究竟对谁有利呢?!《朝日新闻》社的朋友们笑了。该社航空部长梅村先生恳切地说:“听了团长充满哲理的讲话,我彻底服了……”
这一夜,我怎么也睡不着,心里翻腾着这场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讨论。窗外万家灯火,依旧车水马龙,广岛也没有睡啊!在珍珠般闪烁的灯光中,我寻找着,寻找着,终于发现了那燃烧着的广岛火炬。它发着红光,跳动着,映红了碧蓝的河水。人们都把火炬比作光明,希望她永照人间。可是,我却希望这支巨大的火炬早日熄灭。因为,那将意味着光明与和平布满人间。……我突然想起好友大原,要是他也听到这次富有意义的讨论该多好!这样他就会知道,我们应该仇恨的是那些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动侵略战争的狂人。广岛得来的教训,不正应该如此吗!
第二天,当《朝日新闻》社的飞机载我们升上高空时,我默默地向广岛告别。蓦然间,我发现机翼下隐约可见的和平火炬。虽然,它在我眼里越来越小了,可是,在我心头,它却越来越大。哦,广岛,你是在用历史的火炬召唤游人,给人们以启迪啊!(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