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护士的楷模——王琇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12
第3版()
专栏:

护士的楷模——王琇瑛
本报记者 蒋涵箴
“在平凡的岗位上
我们怀着崇高的理想
造福人类救死扶伤
谱写维护生命的篇章
带来温暖带来力量
让生命的火花永放光芒”
这是一首《护士之歌》,歌词的作者是“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王琇瑛。
75岁的王琇瑛,看上去极其平凡,象千千万万中国老年妇女那样勤劳、俭朴、慈祥。当和她交谈以后,就会发现这位普通的老人对护理工作有着高深的造诣,有着忘我的工作精神。她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护理事业,她对共产主义有着坚强的信念,在古稀之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王琇瑛出身在一个穷知识分子的家庭里,她的父亲没有能力供孩子们上大学、出国深造。青年时代的王琇瑛就主张妇女要自立,要工作,她不愿意找个有地位的丈夫,当一位贤妻良母而放弃工作机会。当她考上燕京大学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后,就发愤借钱读书。1935年,她由协和医学院保送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护理专业进修,获得了理科硕士学位。回国后,她看到落后的旧中国如此贫困,深感必须把预防工作做在治病之前才是最大的节约,因此她立志从事公共卫生护理的教育工作。抗战期间,她到了大后方四川,在恢复协和护士学校时获得了副教授职称。在当时比较艰苦的条件下,她曾翻山越岭,深入到四川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了解卫生情况。解放战争期间,她一直担任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护理主任。1947年纪念南丁格尔女士诞辰时,她在《中国护士》上发表《五·一二护士节感言》。她认为“国家不可一日无兵,亦不可一日无护士,护士象战士一样起着重要的保卫作用。”1949年,她有机会得到了一个去英国留学的机会,但她看到刚刚解放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在培养护理人员方面有许多工作要做,她决定留在祖国。1952年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王琇瑛代表中华护理学会组织了一个护士教学队,赴沈阳后方医院培训了50余名优秀的护士长,并到鸭绿江边考察战场救护工作,提出了改进意见。1961年,她担任北京市第二医学院护理系主任,这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个大学程度的护理系,后因“文化大革命”停办。现在她是北京第二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的护理顾问。
王琇瑛从事护理工作五十二年从未间断,她忠于职守,严以律己,默默无闻地工作。为了护理事业,她终生未嫁,现在与她的妹妹,也是她的同学——一位退休老护士生活在一起,老姐俩亲如手足,生活得很幸福。
当她获得“南丁格尔奖章”后,人们向她祝贺,赞扬她崇高的献身精神,她是显得那么谦逊不安:“我没有做什么工作,别人都比我做得多……”。
王琇瑛获得了南丁格尔奖,感到荣幸,感到高兴,但萦绕于她心头的是目前我国护理队伍的培养问题。
她说,护理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指导下的一门综合的应用科学。人的一生,生老病死全过程所涉及的范围都是护理学的内容。有经验的护士能从病人的走路脚步声、睡眠的鼾声等等发现疾病的先兆,给医生提供诊断、治疗的可靠依据。可是现在有许多青年认为护士工作简单,是侍候人的,不愿意当护士。一些已经参加工作的护士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懂得护理知识。病人的护理工作应该是由护士来担任的,现在住院的重病人都要请家属、同事来陪住。家属陪住使病房秩序混乱、空气污浊,降低医疗质量,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我一想到这些,心里就非常不安。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天约有500万人到各级医院去陪住。那么多人脱产陪住,给国家造成多大的损失!我问王琇瑛同志,这种局面如何改变?
她认为,提高护士队伍的质量,教育是根本,只要各级领导重视护理教育的智力投资,在各省多开办一些正规的护士学校,并在高等院校开办护理专业,培养大批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护士,护理工作青黄不接的局面定能迅速扭转。她建议首先在首都北京发展适应中国情况的初、中、高三级教育的护理体系,以此来带动全国。
王琇瑛同志说,祖国的繁荣富强离不开医疗护理,护士的工作是医生所不能代替的。作为一名老护士,她热情地欢迎有志于医疗护理工作的青年加入护士队伍的行列。(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