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大洋锰结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12
第3版()
专栏:资料

大洋锰结核
锰结核,又称锰矿球或多金属结核,含有锰、铜、钴、镍等30多种稀贵金属元素。其形态多种多样,有扁平状、圆饼状、长形、椭圆体和球体等;颜色呈浅棕色或土黑色;大小不均,一般直径为1至25厘米,平均3至7厘米。它是一种深海底矿产资源。
锰结核主要分布在水深2,000至6,000米的大洋底表层,储量相当可观。据国外资料估计,世界整个大洋底锰结核的总储量达3万多亿吨,仅太平洋就有17,000多亿吨。这17,000亿吨中,约含4,000亿吨锰,88亿吨铜,58亿吨钴,164亿吨镍,在数量上,均远远超过陆地同类矿产的总储量,在品位上,均相当于或超过陆地同类矿产的品位。加之大洋锰结核还在不断增生,因而,这是一种很有开采价值的海底矿产资源。
锰结核是英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于1873年2月在太平洋首次发现的,但当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本世纪六十年代,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才逐渐认识到锰结核的经济价值,调查研究工作随之迅速开展起来。进入七十年代,锰结核作为锰、铜钴、镍等金属的重要来源,越来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并将其列为海底资源开发中的重点项目。现全世界约有100多家公司在从事勘探与试采工作。
国际海底及其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大洋锰结核作为海底资源,世界各国都有权分享。1982年12月有100多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明确规定,国际海底及其资源的勘探开发,由国际海底管理局实行管理,并制订了一套有关规章制度和法律制度。我国是这个公约的签署国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