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九旬老人的心愿——访出席中共三大代表徐梅坤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12
第4版()
专栏:

九旬老人的心愿——访出席中共三大代表徐梅坤同志
本报记者 李成华
一位走过漫长、坎坷人生道路的老人,对许多往事已经淡漠、遗忘,但对自己参加过的重大事件,却记忆犹新。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60周年前夕,记者访问了出席这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徐梅坤同志。
如今,出席党的三大的30名代表中还健在的只有两三个人了,徐梅坤是其中的一个。当我到国务院宿舍去访问他的时候,老人正好在家。
“徐老,听说您参加过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您能谈谈当时的情况和现在的感想吗?”
“能,能。我记得在1923年5月底,接到党中央的通知,让我去广州出席三大。”今年已九十高龄的徐梅坤同志,说得很慢,口齿不十分清楚,但我还能听明白。
“我们江浙区一共有四位代表:我,还有一位山西人王振一。杭州支部的于树德和金佛庄,是由我要求,得到党中央同意,算是列席代表。我和王振一是‘公费代表’,于树德和金佛庄是‘私费代表’。”
“私费代表?”我不解地问。
“是的。”徐老肯定地回答,接着解释说:“党的代表大会为什么有‘私费代表’,对今天的中青年人来说,也许是一个不可理解的问题。但,这是历史事实。那时,共产党成立才两年,党的经费很困难。如果每个参加代表大会的代表的路费、食宿费,都由组织负担,虽然费用为数不多,党组织却负担不起。有些同志去开会,只好自己掏腰包。”
“这是题外话,咱们还是谈三大吧。6月初,我们乘英国的‘怡和’轮,从上海到广州去。同坐这条船到广州去参加党的三大的共有9个人,除了我们4个人外,还有李大钊、邓培、王俊、孙云鹏、陈潭秋。李大钊同志坐的是‘官舱’,我们8个人坐的是‘统舱’。路上,我经常到李大钊乘坐的船舱里跟他交谈。他告诉我说,共产国际的意见,中国共产党要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搞联合,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他还说,这次到广州开会,主要是讨论国共合作的问题。
“我们到广州后,住在东山恤孤院路后街的一幢两层楼房的楼上。以后,三大就在这里开会,会议室设在楼下一间朝南的房子。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张国焘、张太雷、谭平山、刘仁静、陈潭秋、向警予、邓培、阮啸仙,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等,参加了大会。开会后,很快就国共两党合作问题展开了争论。张国焘、蔡和森不同意全体共产党员和产业工人参加国民党;陈独秀等人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要取消共产党的独立性;毛泽东等多数同志认为,为了实现国共合作,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我记得,会开了两三天后,张国焘因许多人反对他的意见,就拂袖而去。张国焘走后,蔡和森同志还继续跟别人争论。他的妻子向警予同志反对他的意见,两人在会上争论得很厉害。他俩当时在会上争论的情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我还没有忘记。”
“在三大讨论国共合作的问题时,蔡和森跟张国焘的意见一致吗?”我问。
徐老说:“在多数人的说服下,蔡和森同志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也同意了多数人的主张。大会最后一致通过决议,正式决定以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同国民党合作,但应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大会结束那天,我们到黄花岗,由瞿秋白同志指挥,大家唱国际歌。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就在那雄壮有力的国际歌声中胜利闭幕了。”
徐老停了一会儿说:“开完三大,有些代表在广州停留几天。在这几天里,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和我,到廖仲恺家里谈了国共合作问题,谈了两次。”
1923年6月12日至6月20日召开的党的三大的历史功绩,就在于决定同国民党搞统一战线,为后来实现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了准备。由于实现了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才赢得了胜利。这是后话。
徐老最后说:“三大的召开,距今整整六十年了。在这六十年当中,共产党和国民党有过两次合作。我是这么想的,既然在历史上国共两党能够合作,为什么在今天不能实行第三次合作呢?我作为六十年前决定同国民党合作的中共三大的参加者,很希望国共两党能实现第三次合作,以完成台湾回归、祖国统一的大业。我已是行将就木的老人了,如果说我还有什么心愿的话,这就是我的心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