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改变县社两级领导班子年龄大、文化低的状况 河北选派大批中青年知识分子充实基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13
第5版()
专栏:

改变县社两级领导班子年龄大、文化低的状况
河北选派大批中青年知识分子充实基层
本报讯 记者吴锡华报道:河北省委从党的十二大以来,已从地、市、县领导机关和科研事业单位选拔14,500余名优秀中青年知识分子干部到县、公社和厂矿任职锻炼,其中大专文化程度的占39.6%,40岁以下的占58.2%,女同志将近10%。他们到基层任职,初步改变了县、社两级领导班子年龄大、文化低的状况。
这项工作是在省委重视、抓点带面的指导下进行的。省委要求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严格把住政治关、年龄关、文化关,要敢于顶住错误的言论,排除干扰,理直气壮地抓好。同时由省委领导同志直接带领工作组到沧州地区,与地委一起研究制订选拔干部下放锻炼的规划,很快从地直机关800多名大专文化的中青年干部中选出30名,充实到县、社领导班子。接着,沧州市和各县选拔了270名充实了市、县、区、社的领导班子。随后,在全省推广了沧州地区的经验。
为了选拔这批中青年知识分子干部,各级党组织一般采取小型座谈会、民意测验、知识分子推荐知识分子等发动群众荐贤举能,再经过组织部门考察、党委集体讨论决定。在选派时,尊重有的同志不愿脱离专业的意愿,凡是在专业上有发展前途的,一般不安排搞行政工作;原来的专业工作离得开,本人又有搞党政领导工作能力的,在做好思想工作后再确定往下派。
年轻干部到职后,各单位都确定一至两名经验丰富、作风正派、革命事业心强的老同志对他们进行传帮带,大胆放手让他们分管某一方面的领导工作,不让他们打下手、当陪衬。如保定地委对于从地直机关选派到县担任县委书记或县长助理的18名年轻干部,让他们独立负责处理一些重大的、比较复杂的问题。邢台地委先后安排这批年轻干部到公社或厂矿担任半年到一年的主要负责人,取得领导全面工作的经验。对专业性较强的干部,注意发挥他们的专长,做到专业对口或基本对口,防止乱点“鸳鸯谱”。
河北省各级组织部门对这批年轻干部进行定期考察,并规定要作年终鉴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