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科研体制改革的一项好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14
第3版()
专栏:论坛

科研体制改革的一项好经验
李宝恒
我国现行科研体制,由于在分配上存在着“吃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弊端,束缚着科技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才能,阻碍着科研机构多出成果、多出人才。要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必须改革现行科研体制。
怎样改革呢?江苏省金坛激素研究所已为我们提供了改革的一种模式(参见本报2月17日报道)。
这个所在所长朱平仇同志的领导下,办得很有特色。它不是在大城市里,而是在小县城里,它不是大所,而是小所。它主要从事开发研究和应用研究,以昆虫激素为主要研究方向。他们的研究课题,来自发展生产的迫切需要,并且很重视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他们的实验工厂直接为生产单位提供产品。自1978年底建所以来,他们已合成40多种昆虫性诱剂,作为高效无毒新农药,供应全国各地几千个单位试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短短四年中,这个所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昆虫激素的研究基地之一。
这个所迅速成长的关键何在?关键就在改革。早在1980年,这个所就在实干家朱平仇同志的主持下开始试行改革了。
第一条是经费自筹。这个所虽说是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却没有国家经费,也没有正式编制,当然没有现成的“大锅饭”可吃,而必须自己找饭吃,必须积极承担科研项目,努力提供技术服务,实行成果有偿转让,才能取得一部分经费。当然,主要是靠办厂自筹。1979年,办厂纯收入只有1万多元。靠科研指导生产,到1982年,纯收入迅速上升到50万元。他们只有30个职工,人均积累高达18,000元,实现了以生产养科研。
厂的劳动生产率很高,所的工作效率也是出类拔萃的。原因何在?在于人员流动和工资浮动。
采取人员流动的办法。这是第二条改革。
这个所的职工有40%是合同工。他们都是高中毕业生,高考成绩在350分以上,品德优良,择优录用。进所以后,工作表现不好或不能胜任的,所里有权取消合同,予以辞退。工作表现好,有重大贡献的,合同期可以一次订三年。这样的同志可以被选拔为干部,或被授予技术职称,但仍然是合同工。
这种人事制度,打破铁饭碗,激励人上进,有利于出人才。1979年进所的30名合同工,大多数学习刻苦,工作勤奋,已有14名达到大专水平,成为实验室和实验工厂的骨干力量,其中有4名已晋升为技术员,一名被选拔为所办公室副主任。现在,该所副组长以上中层干部中有30%是合同工。有七名合同工由于不能胜任工作或表现不好,陆续被解除合同,辞退了。
所长以身作则,自愿当一名合同工。如果在任期内所的工作搞不上去,他就让贤。科室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也都是流动的。流水不腐。人才的合理流动,保证了这个所上上下下朝气蓬勃,青春常在。
再说工资浮动。这是第三条改革。
这个所对职工的工作、学习和思想品德进行全面考核:两项成绩一等、一项成绩二等,工资加一级;三项考核都是一等,工资加二级;有突出贡献,工资加三级。工资每半年评定一次,离所即停发。同时发职责津贴,不再担任相应职务了,津贴就取消。奖金也不是固定的,而是随工作表现上下浮动,高低之间相差5至8倍。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考试成绩进入前10名的职工,每月还发给书刊费。
这种浮动的工资和奖励制度,破除了平均主义,改变了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较好地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原则。
江苏省领导满腔热情地支持和批准了这个所的改革办法。
激素所的改革,促进了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才迅速成长,成果不断涌现,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看来,这是科研改革的一个成功的经验,对一些从事开发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的改革,很有借鉴的价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