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祖国何日“鸟不怕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14
第5版()
专栏:来信

祖国何日“鸟不怕人”
读了4月2日贵报《25个省、市、自治区确定开展“爱鸟周”、“爱鸟月”活动》的新闻报道,我由衷地高兴。
开展爱鸟活动固然是为了促进生态平衡,有利于发展农、林业,但更重要的是应把爱护鸟类、爱护小动物看作是文明道德的一种表现。
中国著名漫画家及散文家丰子恺先生在1938年写的散文《佛无灵》中说:“不杀蚂蚁非为爱护蚂蚁之命,乃为爱护自己之心,使勿养成残忍。”他希望有那么一个人兽、人鸟和平共处的世界,也希望人人有一颗赤子之心。
在一些发达国家里,无论是在大都市还是在小城镇,都可以看到“鸟不怕人”的景象。我执教的这所大学门外的马路上,中午时分,三五成群的老老少少,看书的看书,聊天的聊天,而一群群灰白的海鸥夹在人群中漫步,有的在用餐者的周围,等着吃一点肉末菜屑。它们似乎都忘了咫尺之外车水马龙的喧闹。
在一些发达国家,无故地欺侮没有抵抗能力的鸟兽,被认为是野蛮,怯懦,卑贱的表现,会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
在我们中国,有不少人,尤其是那些年轻人,由于缺乏教育,不以欺侮、虐杀鸟类或动物为耻,反以为乐。只要想象一下,要是在上海街头出现了一只松鼠,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而某些人在动物园中用香烟去烧猴子,用汽水瓶盖去喂河马,在山林原野杀害珍禽异兽的行为,那更是卑劣、残忍的表现了。
要养成全民爱护动物的文明习惯,不是一年一月的事。在大力开展“爱鸟月”的同时,还要有必要的法律、制度。同时,也可有爱护、保护动物的各种群众组织、学术团体来作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帮助他们养成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我希望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也早日出现“鸟不怕人”的景象,让鸟类迁回到大都市来定居。 澳大利亚阿得雷德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教师 徐家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