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南太平洋上的年轻岛国——瓦努阿图共和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14
第6版()
专栏:资料

南太平洋上的年轻岛国——
瓦努阿图共和国
贾达初
1981年9月15日,联合国大厦的广场上升起了一面图案独特的国旗:黑、红、绿三色的旗面被一个醒目的黄颜色“Y”字分开,黑色部分印着一个圆形猪牙和两片叶子。这就是南太平洋上最年轻的岛国——瓦努阿图共和国的国旗。
这面国旗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国旗上的图案,把瓦努阿图共和国这个国家的地形概貌和风土人情作了高度的概括:黑色象征瓦努阿图人的肤色,绿色象征肥沃土地上的繁茂植物,“Y”字则表示出瓦努阿图岛群的排列形状;猪牙是当地人的一种贵重首饰,是财富的象征,两片树叶是当地人所信奉的一种圣树。
瓦努阿图位于太平洋中的美拉尼西亚群岛,面积11,880平方公里,由73个岛屿组成。首都维拉港坐落在南部埃法特岛,是一个天然良港,风景秀丽,也是一处旅游胜地。
瓦努阿图人口约12万,大都属美拉尼西亚人。公元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夸罗斯首次航行到这里。1774年,英国人继法国人之后到达此地,并将这些岛屿绘成地图,命名为新赫布里底群岛。1906年10月,英、法签署了共管新赫布里底群岛的公约,8年后两国又修订了公约。从此,新赫布里底便沦为有两个宗主国、两个行政机构、两套法律、两种警察、挂两种国旗、奏两种国歌的共管殖民地。
瓦努阿图人民酷爱自由。早在1940年,瓦努阿图就掀起了反殖民统治的斗争。到本世纪七十年代,民族独立运动迅速发展。1978年1月,英、法两国被迫同意新赫布里底实行内部自治。1980年7月30日新赫布里底宣布独立,改国名为瓦努阿图共和国。
新生的瓦努阿图共和国政府奉行民族独立、反对外来干涉和大国控制的对外政策,在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积极同其他国家发展关系,主张不结盟并参加不结盟运动。
瓦努阿图十分注意发展民族经济。政府把外籍庄园主的土地收归国有。“瓦努阿图”一词的语义就是“土地永远属于我们”。为了改变殖民统治遗留下的落后状况,政府强调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业投资,致力兴办椰子、咖啡、可可小农场,努力改善人民生活。1982年,政府制定了自1982—1996年的15年计划,分为经济上的重建、巩固和自足三个阶段。
椰子、渔业和旅游是瓦努阿图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椰子种植面积达6.9万公顷,年产椰干4.5万吨,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76%。瓦努阿图有辽阔的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目前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年产冻鱼仅1万吨。旅游业刚刚开始,已取得可喜成绩。每年游客约有4万人次。
瓦努阿图人民至今仍完好地保持着美拉尼西亚人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他们的语言、文字、音乐舞蹈和衣着打扮,都有着浓郁的美拉尼西亚风情。(附图片)
瓦努阿图首都维拉港街景。维拉港有人口一万七千多。
新华社记者 叶志雄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