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这里是“再生型文化中心”——日本町田市的垃圾处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14
第6版()
专栏:日本通讯

这里是“再生型文化中心”
——日本町田市的垃圾处理
本报记者 孙东民
东京都町田市的西部丘陵地带,有座依坡而立的漂亮建筑。洁净的灰白色墙壁、采光充分的落地方窗、被绿色草木围绕的幽静院落……人们从外表很难看出这里竟是天天与垃圾打交道的地方——町田“再生型文化中心”。
町田市的垃圾处理在日本是很有名气的。当别的一些城市正为日益增多的垃圾困惑的时候,町田市政当局却以崭新的方式和现代化的设备解决了这一难题。有30万人口的町田市每天出垃圾约220吨,而町田“再生型文化中心”的垃圾处理能力可达450吨。不仅如此,这个中心在市民的协助下,把9%的垃圾变成了再生资源,并大大减轻了日本各城市因找不到丢弃垃圾的用地而带来的苦恼。
“再生型文化中心”——这个乍听起来有些奇特的名称,表达了町田市在处理城市垃圾方面的独特方式。
“再生型文化中心”的负责人松本宗男先生介绍说,在垃圾的处理方面,这里采取以资源回收和再利用为中心的再生型处理系统,目的是使人们重新认识社会上形成的“以大量消费为美德”、“用完就扔”的“浪费型文化”,提倡爱惜东西的风气,把町田市建成一个“再生型文化城市”。
来到这里参观,首先引起人们兴趣的是它的陈列厅。这里陈列着一些特别的垃圾:半新的钢丝床、沙发,整齐的桌椅、书架,还很干净的被褥、衣物,以及修一修还能再用的电视机、电冰箱和自行车。看到这些,才对“再生型文化中心”所指出的“浪费型文化”有些实际感受。
町田市“再生型文化中心”于去年5月建成,总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这个中心包括粉碎、燃烧垃圾的处理工厂、利用余热加温建成的长满热带植物的温室、再生垃圾展览室、以及为提高市民的节约意识而设的“再生型文化研修室”。此外还有一个专供残废人在此修理从垃圾中拣出来的自行车、衣物等的修理室。町田市的公害监测中心也建在这里。工厂部分的设备,有日处理能力150吨的燃烧炉3座,这3座流动床式燃烧炉全部用电子计算机操纵。另外有日处理能力80吨的垃圾粉碎机2台,此外还有利用余热发电的1,500千瓦的发电机2台,这个中心86%的用电就靠利用燃烧垃圾的余热提供。另外正在进行试验的还有用垃圾制造堆肥的设备。只要厨房垃圾供应充足,每天可生产堆肥2吨。在这个工厂里可以看到,吊车不停地把从各个家庭回收来的用塑料袋盛着的垃圾送进燃烧炉。经过1,000摄氏度的高温,大部分垃圾化为乌有,剩下的是约2%的残渣,被压成灰白色的煤球状硬块,然后运往附近的山沟里埋掉。据说,这个中心正在研究将垃圾残渣制成建筑材料。这样,垃圾的利用率还会成倍地提高。
日本的城市垃圾量随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逐年增加。东京都每年约产生垃圾500万吨,比十年前增加一倍多,以至当局每年要拨出1,600多亿日元的经费用于清扫事业。东京都的垃圾处理,大体上60%烧掉、40%埋掉。而町田市的垃圾处理,燃烧掉的垃圾占87%,埋掉的垃圾仅占11%。
在町田市,根据垃圾处理条例,所有居民都有义务将垃圾分类装入容器或纸袋、塑料袋内,放到全市4,000个指定的地点等待收集。菜帮、纸屑为普通垃圾,塑料、金属、玻璃等叫分类垃圾。而重量10公斤以上、体积50立方厘米以上的粗大垃圾,不能随便堆放、需要事先请人运走。在这个基础上,“再生型文化中心”再把集中来的垃圾分为可燃垃圾、不燃垃圾、资源垃圾(玻璃瓶、铝罐)、有害垃圾(水银镜、电池等不宜掩埋的)。按不同内容,有的直接燃烧、有的回收利用,有金属成分的垃圾经过粉碎后提取有用成分。由于采取了“减量、资源化的收集处理”方式,提高了资源回收率。去年与前年比较,町田市的可燃垃圾率由80%增加到87%,不燃垃圾率由20%降到6%,垃圾的资源率则由1.4%提高到9.3%。
来到“再生型文化中心”的研修室参观时,町田市妇女会组织的几十名家庭妇女正在这里参观学习。从她们认真听讲的表情中,可以看出她们对这个中心的宗旨和设施有着浓厚的兴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天天都得与垃圾打交道,而垃圾的处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町田“再生型文化中心”的设立,为城市垃圾的处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而且它本身也是向社会上的“浪费型文化”敲响警钟。这个中心的负责人表示,他们的目标是把“再生型文化中心”作为一个据点,在全体市民的参加下,把町田市建成一个不再浪费资源的“再生型文化城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