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世界石油市场形势及其展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14
第7版()
专栏:专论

世界石油市场形势及其展望
魏燕慎
今年年初,由于世界市场石油供应过剩,西方石油公司压价抛售,和产油国内部分歧扩大,石油输出国组织作出了调整成员国间生产配额与降低基准油价的重大决策,以维护内部团结,阻止油价继续暴跌。
对于西方工业国说来,油价下跌,意味着石油开支减少,能源密集工业的经营费降低,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同时,油价下跌也将促使消费品价格下降,并随之而使利率下降。当然,油价下跌,将使产油国出口收入减少,西方工业国对产油国的出口因此受到影响,然而影响不会太大。西方工业国将随着经济的回升而得到补偿。
油价下跌将为非产油发展中国家直接或间接带来好处。按这些国家每天进口400万桶石油计算,油价下降5美元,它们每年将节约进口费用80亿美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西方经济回升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将可增加3%左右;另外,随着国际市场利率的下降,发展中国家的外债负担将有所缓和。至于油价下跌造成的某些非产油国对中东劳务与商品出口收入的减少,则将部分地为进口石油费用的减少所抵消。
当然,石油收入减少,会使产油国国际收支状况恶化,经济增长率下降。其中,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墨西哥和印尼等人口多、金融储备不足的国家,受影响最大。至于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产油国,虽然油价下跌后也将出现国际收支亏空、或财政赤字,但由于没有拖欠的债务,并拥有大量外汇储备,油价下跌对它们经济的影响并不太大。
就国际金融市场说来,油价下跌有利于西方工业国和非产油国国际收支状况改善,有利于债务危机的缓和。但另一方面,油价下跌,产油国收入减少,将促使石油输出国组织动用存放在西方的大量资金,增加资金的流动性,从而加剧货币汇率的波动。但多数人认为,这次油价下跌,还不至于使石油输出国组织困难到非从西方大量提取存款的地步,因此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也不会太大。
目前油价暂时趋稳,是由于:①石油输出国成员国间的生产配额调整后,沙特阿拉伯作为机动产油国,使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日产量趋于稳定,减少了现货市场石油的流通量;②石油输出国组织外的第三世界产油国的配合。目前世界第四大产油国墨西哥与石油输出国组织协调行动,其原油价格与石油输出国组织持平,并规定其日产量不超过150万桶;③英国鉴于自身财政困难,也不愿油价暴跌。3月底它仅将油价作小幅度下调,尼日利亚也顶住了这次降价压力,因而未酿成新的油价战。
但是,油价不稳的因素仍然存在。西方经济复苏步履蹒跚,世界市场石油过剩局面一时难以消除;西方石油公司破坏活动仍未停止,它们每天抛售的石油库存仍在400万桶左右。3月末英国调价后,国际石油垄断资本仍在继续压英国降低油价,以迫使尼日利亚再次降价,破坏伦敦协议。此外,伊朗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中的薄弱环节,它表示不受协议约束。目前西欧现货市场常有大量伊朗低价石油出现。
今后世界油价即或下跌,其跌幅预料不会太大。原因是,随着西方经济回升,世界石油供过于求的状况将逐渐缓和。同时,油价暴跌不仅危及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它产油国利益,而且将会由于墨西哥、委内瑞拉等负债累累的产油国陷于严重的支付危机,而触发一场世界性金融危机。此外,就目前世界一些地区石油生产费用看,使油价降到25美元以下也不现实。据美国人士计算,今天美国的一些新开发的油田,每桶原油的生产成本,有的超过20美元;北海油田的开采成本也大致与此相当,因此油价继续暴跌,将使一些油田无利可图。
显然,油价下跌不过是暂时现象。八十年代后期,随着西方世界对石油需求的恢复,油价将趋向回升。这是因为,其一,本世纪内石油仍将是主要的世界能源。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1990年西方能源消费中,石油仍占38%;到2000年,仍将会出现石油供不应求的局面。其二,目前石油输出国组织对世界石油市场影响力虽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影响石油价格的重要力量。最近,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能源计划负责人亨利·舒勒也承认:“现在要对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所谓衰亡表示高兴,还为时过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