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我本来就是工人!”——记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二三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15
第4版()
专栏:

“我本来就是工人!”
——记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二三事
《工人日报》记者 胡天纯
美并不是不可捉摸的东西,它就在活生生的现实里。
这里向读者介绍的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几件事,看起来似乎很平凡,但却无不体现着一个共产党员高尚的志趣和美好的心灵。
6月1日,从武汉开往北京的一节硬卧车厢里,有三位中年女干部在亲切地交谈着。其中一位中等个儿,短短的黑发,穿着朴素,说话带有常州口音的,就是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同志;另外两位是这个部的工程师。她们是参加了在宜昌市召开的全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又在武汉等地作了短期调查后同返北京的。快开车了,送行的同志看她上的是硬卧车厢,以为她匆匆上错了。一打听,原来招待所给她买的是软卧票,她知道以后,说和部里同志一起走热闹,请他们换成了硬卧票。到了车上,她还把下铺让给一位年龄较大的同志,自己睡中铺。
吴文英同志调来纺织工业部任部长后,她的住房原来安排在东大桥机关宿舍里,是一套三居室的房间。她听说那里的离休老干部比较多,需要一个活动室,一时又找不到房子,于是便主动把分给她的一套住房让出来,自己暂时先住在离部里不太远的一个招待所里。那是一间11平方米左右的斗室,放着两张单人床——是她和她的儿子睡的,一张旧写字桌,一对旧沙发,中间几乎没有多少回旋余地了。有人提出给她换一个两间一套的房间,她坚决不肯。
和群众住在一起,这又是吴文英同志的老规矩。她在常州担任领导工作期间,住的还是原来的那套普通民房。邻居中有工人,有普通干部,她在那里一住就是十多年。她和邻居们亲如一家。她家的门经常敞开着,群众要找她很方便。下班后或是节假日,她接待过许多群众,解决了很多问题。吴文英同志觉得这是联系群众的好渠道。
吴文英同志吃饭也很简单、随便。平时,她在机关食堂吃午饭。晚上,从机关食堂买几个馒头,夹点咸菜,一边吃,一边看文件。前不久一个星期天,记者上她家去。她刚去职工宿舍家访回来,正在帮助儿子复习功课。我们说了一阵子话,她突然想起那天食堂只开两顿饭。她抱歉地说:“开饭时间过了,随便吃点什么吧!”说罢,她点上煤油炉,亲自做起菜来。做完西红柿炒鸡蛋,又做了一个蛋花汤。她笑笑说:“孩子忙于准备考试,没时间买菜,今天只好和鸡蛋打官司了。”我问她:“为什么不买个煤气灶?”她回答:“搬了家再说吧!反正我们基本在食堂吃饭,即使自己做饭也比较简单,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吴文英同志对待衣、食、住、行比较马虎,对待工作却是认真负责,有一股子拚搏精神。
不管睡得多晚,她清晨五点左右就起床。六时多,儿子去上学,她也一起出门徒步到机关。同志们反映:“新部长是第一个来上班的人!”中午,她很少休息,看看报章、杂志,或是处理急事。出差在外时,别的同志在午休,她常常去转商店,了解纺织品的销售情况。一个中午,她在某市的主要商业区转了一大圈,发现那里的纺织品花色品种比较少,有的产品质量也不算好,她及时把这些情况告诉这个市的有关负责人,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最近,她到湖北出差,下了火车到招待所已是十二点半了,吃过午饭,她就提出下厂去。她利用去宜昌参加全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会前、会后和空隙时间,一共去了六个县、四个市、几十家工厂了解情况。为了多看一些厂子,她请地方上尽量安排晚上研究工作,有时候谈到深夜十二点多,第二天一早又出发了。
6月上旬,吴文英同志接到南京市一位顾客的一封来信,反映他买了一段常州市第二毛纺织厂生产的银枪呢,发现有疵点,曾向该厂提出意见,工厂答复说,这段料子本来是作次品处理的,上面有标签,是商店出售时有问题,应找他们解决。他对工厂的答复不满意,就写信给纺织工业部新部长,希望她过问此事。
吴文英看了以后,立即亲自写了两封信:一是给这位顾客的,感谢他关心纺织品质量,帮助企业改进工作,并表示一定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处理;欢迎他今后继续提出批评和建议。另一封信是写给常州市纺织工业局负责人的,指出工厂的复信缺乏自我批评精神;请他们迅速调查,妥善解决,并希望他们抓住这件事,发动群众讨论如何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牢固树立对消费者负责的观念。常州市纺织工业局接到信后,立即照办。厂里向这位顾客赔礼道歉,并退换了产品。这位顾客激动地说:“我写这封信,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写的,没想到部长竟如此重视,解决得这么快!”
吴文英同志一上任,就一个一个部门了解情况,既了解生产现状,也了解职工思想。今年3月,纺织工业部召开全国厅局长会议,吸收了部分省、市及省属市纺织工会的领导同志参加,一起商讨纺织工业的改革问题。会前,吴文英同志专门看望了各地前来参加会议的工会领导同志。她说:“过去纺织工业取得很大成绩,是五百万纺织职工积极努力的结果,也是和工会工作分不开的。”她希望工会要关心职工生活,重视劳动保护,逐步改善纺织职工特别是女职工的劳动和生活条件。
吴文英同志要求别人做到的,她自己首先做到。大家都说,她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她到纺织工业部以后,经常利用星期天和节日去看望部里已经离休的老同志,并虚心向他们求教。她还专门去看了部里的单身职工宿舍,发现条件太差,便和有关部门一起研究改善办法。现在单身宿舍正在翻修改建。有的同志病了,只要她知道了,就尽量挤时间去看望。吴文英同志关心大家,部里的同志们特别是老同志也都很关心她,常常提醒她要注意劳逸结合。
她和部里的同志一起下厂,工厂的职工分不出来谁是部长;认识以后,有的干部说:“她朴实得象农村妇女,看不出她是大学毕业生,更看不出是部长。”工人们说:“她和我们一个样。”她听到这些赞扬后总是说:“我本来就是工人,我做了一点事情,完全是党的教育培养和同志们帮助的结果。现在我到了新的工作岗位,许多事情还刚刚开始摸索,有待于自己加倍努力去做。”
(原载7月14日《工人日报》,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