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颇费周折的希美军事基地谈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16
第7版()
专栏:新闻综述

颇费周折的希美军事基地谈判
辛树蕃
希腊和美国关于美国设在希腊的军事基地的地位和前途的谈判已于最近复会。这一谈判曾一再陷入僵局,这次复会才算达成了协议。
希美关于基地问题新的一轮谈判是去年10月开始的,至今已半年多。本来人们估计今年4月底会达成协议,但因后来美国助理国务卿理查德·伯特在安卡拉发表了被希腊认为是“亲土耳其的言论”,致使会谈未获结果。5月中旬恢复会谈,又因美国和土耳其的飞机在北约军事演习时飞越了希腊上空,被希腊认为是“美国支持土耳其对爱琴海的要求”,给预计6月份达成协议的谈判又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是,美国谈判代表6月中旬回国时,带回了希腊政府关于基地协议的“最后草案”。6月底,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在重申希腊关于基地的基本要求的同时,表示“希望同美国保持积极的关系”,两国能在7月底之前就基地问题达成协议。
设在希腊境内的美国军事基地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希美关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早在1953年希腊同美国签订了为期25年的军事基地协定。此后,随着基地的不断扩大,希美又陆续签订了一些补充协定。根据这些协定,希腊向美国提供7个主要基地和一些辅助基地。1974年8月,因希腊认为美国在塞浦路斯问题上对希支持不力,爆发反美浪潮,希腊政府关闭了3个美军事基地,并退出了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在希腊的要求下,希美两国于1975年初开始了美国在希腊的军事基地的地位和前途问题的谈判。经过两年的谈判,1977年7月双方草签了《美希防务协定》,允许美国继续使用在希的军事基地。后又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希腊在八十年代初重返了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并加入了欧洲经济共同体。这些行动,赢得了西方、特别是美国的赞赏和支持。
1981年10月,希腊社会党执政后在基地问题上曾表示了与前政府不同的立场。总理帕潘德里欧反复强调,1953年签订的军事基地协定“有损民族利益和主权”,“必须废除”。但是,出于内政外交的需要,希腊政府后来的立场又有所改变,表示愿意坐下来与美国谈判。这样,去年10月27日,希美又开始了艰巨的谈判。希腊政府发言人说,“如果在6个月到9个月内达不成协议,就把这些基地拆除”。半年多来,谈判几经中断。双方主要在以下三个问题上谈不拢:一是军援问题。希腊要求美国对希腊和土耳其的援助保持在7∶10的比例,以“保持希腊和土耳其在爱琴海的力量均势”。美国因顾及土耳其反对,拒绝这一要求。二是时间表问题。希腊要求新的协定明确规定美撤除军事基地的时间表,而美国则不愿作出明确承诺,以图长期使用这些基地。三是基地的控制权问题。希腊坚持基地只能为协议双方服务,不允许把这些基地用于对付希腊的友好国家。但美国从其全球战略出发,希望这些基地为其在地中海的战略服务。
从目前情况看,希美双方都愿意取得结果。就希腊方面来说,一旦同美国和北约闹翻,把基地撤走,就会在政治上、军事上失去支持。同时,也会失去一笔可观的基地报酬,每年来自美国的80%的军援也就没有指望。这对困难重重的希腊经济来说,无疑是关系重大的。再者,如果现在就把美国拒之门外,则可能促使美国更加倚重土耳其,这反而对希腊不利。从美国方面来说,尽管希腊是个“不顺从的伙伴”,但失去希腊,美国和北约在南欧的防务无疑要受影响,从而使被视为北约“软腹部”的南欧变得更软。因此,美国也不愿轻易放弃这些经营了30年的基地。
现在,希美双方根据各自利益和考虑达成了协议。这个协议满足了希腊的基本要求,对美国保持北约在南欧的军事态势也是有利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