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搞好保鲜加工 提高鱼货质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17
第2版()
专栏:

搞好保鲜加工 提高鱼货质量
本报评论员
水产品保鲜加工,是整个海洋渔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生产到市场供应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自从前几年有关部门把保鲜加工列为水产工作三个调整重点之一,海上第一线保鲜初步有所改善,冷库建设加快了进度,对低值鱼的综合利用也有了一些进展。但是,总的来看,保鲜加工仍然是海洋渔业的一个薄弱环节。主要是加工产品数量少,品种单一,加工技术装备落后,许多地方仍沿用“一把刀”、“一把盐”甚至一锨鱼、一锨盐的原始加工办法,使不少鱼货在运输途中腐烂变质,造成人力、物力和渔业资源的浪费。
有些同志对水产品保鲜加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鱼都不够卖,还搞什么加工?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正因为鱼货产量少,为数不多的优质鱼才更需要搞好产品保鲜;在水产品中占比重较大的低值鱼虾贝藻,也需要通过加工提高食用价值和商品率。许多地方的实践证明,发展水产品保鲜加工业的好处很多:一可以提高鱼货的质量和食用价值;二可以为生产者增加经济收入;三能使不能食用的下脚料得到综合利用;四可以安排渔区一部分剩余劳力;五可以减少鱼货运输,等等。象这种对国家、集体、个人,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当前和长远的渔业生产都有利的事情,有关部门应该把它摆到应有的位置,切实加强领导,给以大力扶持。
发展水产品保鲜加工,在经营方面要实行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办法,做到专业加工和群众性加工相结合。当前,要在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前提下,鼓励、支持渔业社队建造小冷库,兴办加工厂,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加工综合利用。这样,既可改变渔民只交售原料鱼的现状,又能把保鲜的基础建立在产地,实行就地就近加工。在技术方面,要继续抓好低值鱼和贝藻类的加工,把冷冻、熟食等各类小包装生产提高到新的水平。不论是捕捞产品或是养殖产品,都要逐步增加各类小包装的比重,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
搞好保鲜加工和综合利用的潜力很大,可做的文章很多,我们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把这项工作做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