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深圳牙科医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7-17
第3版()
专栏:

深圳牙科医院
本报记者 林 里
旧的深圳,被高楼大厦所吞没。
新的深圳,日新月异,飞速成长。
深圳的一切,仿佛都那么独特,那么陌生,那么新奇。就说新近建设起来的牙科医院吧,没有人排队挂号,没有人排队划价、取药,也没有人排队交费。令人厌烦的排队事宜,全由医生、护士分别代劳了。
牙科医院的门口,竖着赫然醒目的大招牌:昼夜服务,二十四小时门诊,患者随到随医。恰巧,我有一颗牙齿松动了。说话,吃饭,都挺不方便。我想一试究竟。
上午十点,我走进牙科医院,拔了坏牙;夜晚八点,便安装起假牙。
速度之快,令人惊讶;效率之高,令人佩服。
趁着拔牙补牙的机会,我认识了童学荣主治医生。她是四川人,在四川大学学医,六十年代毕业。她说,深圳牙科医院,在门诊、镶牙的同时,还将开办假牙制造厂,为西欧、北美和港澳的顾客制造假牙。现已做好了同国外联合的准备。显然,童医生为这个新兴事业所陶醉。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可我总是半信半疑。一个深圳的牙科医院,居然能为西欧、北美的人服务,怎不叫人感到新奇?
童医生看出了我的疑虑,便慢条斯理地解释说,做假牙,属手工劳动。用现代化的名词说,叫做劳动密集型企业。经济发达的西方世界,劳动力昂贵。干这种手工业生产,得不偿失。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再加上勤劳好学、心灵手巧,十分适合这种精密细致的手工劳动。在香港,就有两家假牙工厂,因为活多,人少,忙不过来。我们深圳开办假牙工厂,还是香港朋友建议的呢!
牙科医院和假牙工厂,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想知道更多情况,童医生介绍我去找黄铭楷副院长。
黄铭楷出国考察,刚从西欧回到深圳。他原在巴黎牙科医学院就读,有瑞士·法国欧洲牙周病学院的证书。1957年,周恩来总理到日内瓦开会,利用会议间隙,接见旅欧华侨,当他发现西欧各国都有华侨子弟就学读书的情况以后,便号召青年学生返回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壮丽事业。黄铭楷就是响应周总理号召,回到祖国的大学毕业生之一。他满腔热情,一片赤诚,决心为祖国的牙科医学贡献力量。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办医院要赔钱,而且越到后来,赔钱越多。越是门诊病人多的时候,就越赔钱。作为广东省口腔医院副院长的黄铭楷,惘然若失,不知所措。他本想报效祖国,结果是要国家贴钱办医院。他内疚,不安……因此,还在深圳举办经济特区的最初时期,他便主动请缨,要求到深圳开办能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医院。
“来深圳前,省委领导同志交给我四条任务。”黄铭楷边回忆,边叙述。这四条任务是:一、引进外资办医院,赚取外汇为国家做出贡献;二、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材料,为发展我国牙科医学做出贡献;三、创办新型医院,为我国的医院改革做出贡献;四、方便港澳同胞,为繁荣特区做出贡献。黄铭楷感到高兴的是:领导人不仅给他交任务而且交给了他办法,还给了他人权、财权、自主权。黄铭楷利用这个方便,从省院“点将”点了39名医务工作者,组成了深圳牙科医院的新班子。他的医院,不设处、室、科、办,院长加秘书,就是医院的领导班子和行政脱产人员。再就是出纳兼后勤,两个炊事员。其余全在第一线。因为人少、队伍精干,没有那些相互扯皮的额外负担,医院虽然只有半年历史,但他们迅速改变了赔钱的局面。半年实践,使黄铭楷满有把握地说:“我们有利润,能赚钱。当然也有问题,主要是收费高,深圳牙科医院的费用,比国内、比广州,都高得多;但比香港,便宜得多。平均算来,深圳牙科医院的收费标准,只有香港的五分之一或八分之一。”
黄铭楷计划今年11月,在深圳举办世界牙科器材展览会。他向世界上28家牙科器材厂商发了请柬,请他们带着机械设备,到深圳来展出,同时,约请我国各地的牙科医院来人参观。展出者和参观者,可以就地成交牙科器材,可以相互交流经验,也可以通过展览,签署买卖机械设备的合同。其次,深圳牙科医院将举办技术培训班,为全国各地的牙科医院,培训技师和操作先进机械设备的技术人员。
黄铭楷47岁,身强力壮,善于思索,正是成就一番事业的黄金时代,加上经济特区的特殊方便,可以相信,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时间,不会太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